航网

资讯

船煤行业资讯


Image

重庆綦江区渝阳煤矿发生事故致2死3伤。

2月6日晚间,重庆市綦江区应急管理局发布通告,綦江渝阳煤矿突发事故致5名员工被砸伤。其中,2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人腿部重伤,目前生命体征平稳;另有2人轻微伤,留院观察。

通告称,6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渝阳煤矿场外老旧围墙发生垮塌,导致正在工业广场地面清理作业的5名员工被砸伤。事故发生后,綦江区政府及时组织救援队伍紧急救援,綦江区应急管理局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指导。目前,善后工作有序开展,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重庆綦江渝阳煤矿突发事故,致2死3伤。(澎湃新闻)

春节期间内蒙古正常生产煤矿达197处日均产煤235万吨。

央广网消息,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2月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第四季度内蒙古煤炭产量2.88亿吨,同比增长19%,创下5年来新高,日产量保持在320万吨左右,比前三季度日增长近60万吨。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副局长张占军透露,经过努力调度,春节期间内蒙古正常生产煤矿数量达197处、产能8.6亿吨/年,并且尚有煤炭库存2500万吨以上,内蒙古再次发挥煤炭供应“压舱石”作用,为保障全国煤炭市场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春节期间,内蒙古煤炭日均产量相当于235万吨。

张占军表示:春节期间,内蒙古倡导煤矿职工就地过年,保证春节期间煤炭稳定生产;铁路部门也进行了周密安排,运力准备充足,运能完全可以满足煤炭运输需求。(央广网)

2020年伊金霍洛旗规上原煤产量同比下降5.4%。

伊金霍洛旗工业和信息化局消息,全旗规模以上煤炭企业39家,2020年1-12月份,全旗规模以上煤炭开采、洗选行业实现产值599.8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87.2%。

2020年1-12月份,全旗规上原煤产量20842万吨,同比下降5.4%,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1.1个百分点。

全旗煤炭产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是煤炭市场价格稳步回升,截止12月底,伊金霍洛旗煤炭均价约429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15元,同比增长36.6%。

伊金霍洛旗工业和信息化局同时指出,伊金霍洛旗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煤炭占工业比重在87.2%,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影响很大。今年受国际疫情和煤炭领域专项整治煤炭限产的双重影响,1-12月份,全旗煤炭产量同比减少1197万吨,煤炭行业产值同比减少51.1亿元,同比下降7.9%,对工业总产值增速下拉作用明显。

而煤炭企业受煤管票限制影响,产量下降,价格上涨,致使化工行业原料采购难度加大。

下一步,该旗将引导本地企业转型升级,开展煤产业链精准招商。一是将旗内现有大中型煤炭企业转型情况进行摸排,在现有企业基础上增加清洁煤炭、煤炭就地转化的可能性,从简单的煤炭销售转移到以煤转化产业链的产品上。二是在招商引资上做文章,开展煤产业链精准招商工作,重点突出建链、补链、延链和强链,如全力促成宝泰隆新材料煤基共轨化学品(60万吨乙醇)项目等落地。(伊金霍洛旗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0年黔西南州完成关闭煤矿3处,产能54万吨/年。

黔西南州2020年完成关闭煤矿3处,产能54万吨/年。

按照《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意见》(黔府发〔2017〕9号)要求,贵州省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企业自愿申请关闭的安全生产条件差、资源枯竭、布局不合理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煤矿(含矿权)进行了审查,并对经公示无异议的企业自愿申请关闭煤矿予以公告。

根据贵州省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9年第1号、2020年第1号和第3号公告,我州普安县桂兴煤矿、小岔沟煤矿、兴仁市七里湾煤矿按要求完成关闭,对职工进行了分流安置工作,各有关单位依法撤销或注销煤矿相关证照。经煤矿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验收为合格,同意关闭。经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对上述3处煤矿的关闭资料进行审查,符合煤矿关闭要求,并上报省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复查验收。经验收,同意关闭意见。(黔西南州能源局)

贵州今年计划新增煤炭产能2000万吨/年以上。

据贵州日报报道,截至2020年,贵州省30万吨/年以下煤矿全部退出,生产煤矿产能达1.5亿吨/年,单井平均规模53万吨/年。

2021年贵州省要狠抓传统优势产业挖潜升级。加快大中型煤矿建设,是充分发挥贵州煤炭资源优势,保证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相关耗煤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对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具有重大意义。

按照规划,贵州将继续培育释放先进产能,加快推动30万吨/年及以上煤矿建设改造。今年计划建成投产或联合试运转煤矿40处、新增产能2000万吨/年以上。

同时,创新财政资金引导支持方式,积极协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煤矿企业的投融资,加大煤矿项目投资力度,确保完成全年投资目标。(贵州日报)

2020年南方区域西电东送电量2305亿千瓦时。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0年度南方区域跨区跨省电力市场运营报告》介绍,2020年,西电东送电量2305亿千瓦时,比年度协议计划多342亿千瓦时。完成跨区跨省市场化交易电量351亿千瓦时,占西电东送电量比例15.2%。

五省区组织开展省内中长期市场化交易电量5035亿千瓦时,占售电量比例45.8%,度电价格平均降幅7.2分/千瓦时。南方区域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比重38.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3%),其中,云南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达到63%,位居全国第一,广东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位居全国第二。

整体来看,2020年,南方区域电力供应总体平稳有序,年初受疫情影响,用电增长形势严峻,随着复工复产全力推进,用电增速逐步回升,全年电量增长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是,区域性时段性供需矛盾依然存在,枯汛交替和度夏期间的部分时段电力供应偏紧。在一次能源供应上,入汛以来南方区域主要流域来水丰枯不均,存在少量弃水,电煤供应整体充足。(广州电力交易中心)

福建将在福州港、湄洲湾港布局建设大型煤炭码头。

福建省政府近日印发《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20—2035年)》提出,福建省要形成以福州港(福州市港口)、厦门港(厦门湾内港区)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其他港口为地区性重要港口,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分层次发展格局。

规划在福州港、湄洲湾港布局建设大型煤炭码头,罗源湾港区和东吴港区是布局重点。

 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6.8亿吨,建成4个亿吨大港,形成功能分工合理、空间布局优化、保障能力充分、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港口群。到2035年,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8.8亿吨,形成设施先进、港城协调、物流高效、绿色安全、智慧发展的现代化港口体系。

 规划将全省岸线从北至南划分为福州港、湄洲湾港、泉州港和厦门港四个部分。福建省沿海港口规划利用建港的自然岸线全长384.2公里,其中深水自然岸线255.9公里。

在主要运输系统布局规划中,外贸集装箱运输规划形成以厦门港为干线港,福州港、泉州港为支线港的分层次系统布局。其中江阴港区在支线运输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

内贸集装箱运输规划形成福州、泉州、厦门三港内贸集装箱共同发展格局,江阴港区、泉州湾港区、招银港区、海沧港区是重点布局港区。

规划外贸进口铁矿石专业化码头布局在福州港和湄洲湾港,罗源湾港区和东吴港区是布局的重点,主要服务福建本地钢铁企业,兼顾服务江西内陆腹地,拓展对台中转市场,及时推进40万吨矿石泊位建设。(福建新闻网)

来源:顺畅船煤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