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4 | 编辑:zhaoqinghui | 阅读:232 | 分享: |
背靠长江水
面向太平洋
曾经,
这里是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
今天,
这里是中国与世界热情拥抱的门厅
1
△纪录片《而立浦东》第三集精彩片段
2019年,超过1980万个标箱在洋山港完成装卸。如果把每年在洋山港码头吊起的集装箱首尾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3圈。
2002年6月26日,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打下了第一根桩。3000多名建设者登上了孤悬海上的岛屿,他们在深海中用“吹沙填海”的办法形成一个总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相当于1400个足球场大小的陆地。
2
一定要到中国去做生意
△纪录片《而立浦东》第三集精彩片段
保税区,是指在海关的监管下,在特定区域内,货物进入保税区可以享受“免证、免税、保税”的政策,可以开展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1990年,作为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标志,中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正式命名成立,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清晨7点半,位于陆家嘴的一间办公室里,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起源于1858年,是日本五大综合商社之一。每天,正式工作前的中文早自习,是这家日企的内部要求。由于十分看重中国市场,公司鼓励员工学习汉语,短短三年时间,通过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就从300多人增加到了1200人。
1991年底,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投来一份项目建议书,申请在外高桥保税区开设一家独资的贸易公司。这是公司百年历史上,唯一一次没有写出明确经营计划,就顺利通过的项目。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东亚区副总裁水谷秀文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到那边去做生意”。
虽然打开了开放的大门,但当时中国的法规条例对贸易公司的设立依旧有着诸多限制。1991年,外贸公司的审批权都归口在外经贸部,上海市政府没有审批权限。
1992年5月22日,上海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在外高桥保税区正式注册成立。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舒榕斌说:“1991年12月30日,由我们的对外贸易部对伊藤忠公司批复,当时对外资贸易公司批复的审批权还是在中央的部委。但时隔三个月之后,1992年4月3日,我们批准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设立贸易公司,这个就是由我们上海地方政府,上海市的外资委所审批”。
改革就是制度的不断改善。中央把贸易审批权下放给了地方政府,这一举措,让国家真正的贸易开放在1992年正式拉开了大幕。但外高桥保税区改革的雄心,还远远不止于此。
2014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今天,借助这个窗口,进出口货物通关耗时已从24小时缩短到半小时,世界银行更是隆重地向全球推荐了“上海经验”。
3
△纪录片《而立浦东》第三集精彩片段
只有12名警力的国家会展中心治安派出所是上海最“袖珍”的派出所。距离第二届进博会开幕还有14个小时的时候,时任所长的朱洪葵带领11位民警开始了展前最后一次巡馆检查。
为期6天的第二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比首届增长23%。与第一届进博会相比,第二届的展览面积增加了6万多平方米,但旺盛的需求大大超过主办者的预期。
来源:海运网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