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两化合并 中国“第四桶油”实力更强


网络示意图


经历近3年时间的筹备,在2021年第一季度末,两大国有大型企业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化工”)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联合重组。新设立的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整体划入新公司,总资产达到1.4万亿的“巨无霸”企业诞生。

集中化集团由能源、化工、农业、地产、金融五大板块组成,中化工主要布局在化工行业。两大集团涉足众多其他行业,能源作为核心业务之一,后期也将成为“两化”融合的重点布局部分。

“第四桶油”炼能将达3720万吨/年 炼厂南北格局扩大

中化是中国四大国营石油企业之一,能源业务由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石油贸易及服务、油品及化工品销售、仓储物流等专业板块构成。福建泉州石化是集团自建的全资炼厂, 2020年四季度,泉州石化乙烯(100万吨/年)及改扩建项目投产,成功实现由炼油到炼化一体化的转型升级,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500万吨/年。

中国化工在能源领域的着力点主要是炼油化工与贸易,通过大力收购民营地方炼厂进入炼化行业。目前中国化工一共拥有4家炼油装置正常运行的炼厂,原油加工能力2220万吨,其中3家位于山东省,分别是正和(500万吨/年)、华星(700万吨/年)、昌邑(800万吨/年);另1家是位于黑龙江省的大庆中蓝(220万吨/年)。

“两化”合并之后,新的能源公司旗下炼厂总炼能将达到3720万吨,另外,两大集团的炼厂布局一南一北,中国“第四桶油”的炼厂格局扩大,综合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

各板块资源实现互惠共享 综合竞争实力进一步加强

中化集团是拥有国营原油进口贸易资质及成品油出口资质的五家国营石油企业,海外油气资源广泛。中国化工集团也在2013年获得原油进口配额,但并无资质,且有数量限制,基本每年都存在一定量的空缺。 “两化”合并之后,在原油进口操作方面将有更多的主动权,继而优化炼厂的原料供应途径。

另外,近几年中化集团每年获得500万吨左右的成品油出口配额,在泉州石化所产出的汽柴油资源中,大约有8-9成用于出口,此番合并以后,在成品油出口配额申请上或将结合国内需求情况进行调整,在内需不佳的形势下有望加大申请力度,结合国内及国际市场,化解系统内资源销售困境的同时,实现旗下炼厂效益最大化。

在贸易及终端加油站环节,“两化”合并也将互为补充。后期南北炼厂有望加强区域间的资源优化,贸易环节加强合作,中化能源与中国化工将在成品油贸易方面双向发力,扩大市场影响力。同时,目前中化在营及加盟加油站超过1200座,是国内第四大品牌加油站,未来有望实现资源互通,有利于终端市场的布局扩张。

作为国内石化行业的两大巨头,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的合并,为中国化工优质企业整合开创先河。未来随着“两化”稳步推进联合重组,在能源板块合作进一步展开,上下游环节能够形成优势互补,在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亦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来源: 金联创能源 徐鹏

来源:吾爱航运网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