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特别港务费”引爆油轮市场新一轮洗牌!VLCC首当其冲?


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温之际,航运市场成为新的博弈前线。10月14日凌晨,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引发全球航运业高度关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轮中美“港口费”大战,或将导致油轮市场运力重组、运价波动加剧,并可能对全球能源贸易格局造成连锁影响。

 

船舶经纪公司Gibson在最新周报中表示,美国的301条款措施早已被外界预期,但中国的反制行动则显得突然而直接。

 

图片

 

根据《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的细则,从事国际海上运输、靠泊中国港口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船舶,船方或其代理人应当缴纳船舶特别港务费: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拥有船舶所有权的船舶;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运营的船舶;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持有25%及以上股权(表决权、董事会席位)的企业、其他组织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悬挂美国旗的船舶;在美国建造的船舶。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中由中国建造的船舶免于缴纳。仅进入中国船厂修理的空载船舶,以及其他经认定予以豁免的船舶免予缴纳。

 

Gibson表示,费用标准极为高昂,一艘超大型油轮(VLCC)每次靠港需缴纳约600万美元,而一艘中程油轮(MR)则需支付约75万美元。

 

图片

 

虽然美国籍船东数量有限,美国船旗船或美国建造的远洋船舶在国际油轮市场中所占比例不大,但美国石油公司和炼厂普遍掌控着庞大的租船船队,使得“美国运营船舶”的范围远超市场预期。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界定所谓“25%持股”的标准。由于许多国际航运公司股权架构复杂,部分在纽约或纳斯达克上市的希腊、北欧船东企业,也可能被归入“美方关联”范畴,从而扩大了政策影响范围。

 

Gibson的测算显示,若将所有在美上市公司纳入计算,约有17%的油轮可能受到中国港口费的波及。不过这一数字仍属估算范围,部分大型上市公司可能低于25%持股门槛,而一些表面上与美国无关的企业则可能因隐含持股而被纳入征费对象。

 

图片

 

在具体船型中,VLCC成为最大受害者。去年中国是VLCC运输量的最大目的地,占全球该船型出口量的38%。因此,该政策一出,VLCC市场将首当其冲。其他船型虽然受影响较小,但市场情绪仍将受到波及。

 

目前,VLCC市场本就处于高位运行,受OPEC+增产、炼厂检修、中东地区减少发电用原油以及大西洋原油东运增加等多重因素推动。分析人士指出,在这一敏感时点引入高额港口费,势必加剧市场波动,甚至导致部分船舶被迫改航,增加空放航次。

 

图片

 

“毫无预警的政策出台,意味着部分受影响的油轮在公告发布时已经驶往中国。”Gibson指出,未来可能出现更多航线调整与调头航次,而额外的身份和股权审查程序,也可能导致港口拥堵。

 

从长期看,市场将逐渐寻求适应。一些临近25%持股门槛的航运公司或将考虑调整股权结构,以规避潜在风险。然而,这一过程不仅耗时,还可能波及企业股价。业内普遍认为,中美在港口层面的互征措施,若持续发酵,影响将超越油轮板块,扩展至集装箱、干散货等更广泛的航运领域。

 

“贸易流向的重组已不可避免。”Gibson在报告中总结道,“双方是否会重新回到谈判桌,以及这场港口费对峙是否会在未来缓和,将成为决定全球航运格局走向的关键。”

 

业内观察人士认为,短期内市场波动在所难免,但若政策僵局长期持续,中美双方的能源与航运企业都将面临成本攀升与供应链不稳定的双重风险。全球航运业,正进入一个政策主导的新周期。

 

来源:洲际船务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