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9 | 编辑:李峰 | 阅读:27 | 分享: |
据中船集团官方消息,2025年8月15日,中国船舶集团与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东Seaspan公司在旗下沪东中华船厂举行9000TEU级集装箱船建造合同签约仪式。
据信德海事网了解,这笔总数为12艘的新造船订单,采用传统燃料设计,并以跨境人民币结算完成,成为中加航运合作与中国造船金融创新的最新注脚。
图片来源:中国船舶集团
在签约仪式上,中国船舶集团董事长徐鹏、副总经理彭原璞,加拿大Seaspan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兵,执行副总裁李堃,以及工银航运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振勇、副总经理贾浩共同出席。仪式前,徐鹏与陈兵、王振勇进行了深入会谈,双方就持续深化合作、推动互利共赢交换了意见。
据信德海事网进一步获悉,本次订单总数为 12艘9000TEU集装箱船,采用传统燃料设计方案。这一船型由中船集团量身打造,突出高可靠性与运营经济性,采用成熟线型和高效动力系统,并通过精细化舱室布局实现载货空间的最大化。业内人士指出,此批新船将在2029年前陆续交付,投放市场后将优化Seaspan船队的船型结构,也将为全球主要班轮公司提供更灵活的运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中船集团官方透露,本项目采用 跨境人民币结算,并由工银航运金融租赁提供融资服务,是典型的“中国制造 + 中国金融”组合。这一做法突破了国际船舶交易长期依赖美元的传统,为人民币在全球航运和造船业的使用提供了有力案例。
事实上,据信德海事网了解,Seaspan与中国船厂的合作近年来已呈现“人民币结算常态化”的趋势:
2024年10月,Seaspan在沪东中华订造6艘13,600TEU集装箱船,首次以人民币结算,成为国际造船交易的里程碑;Seaspan+沪东中华,6艘13600TEU大型集装箱船大单落地!
2025年4月,Seaspan在上海外高桥下单6艘11,000TEU集装箱船,再次采用人民币结算;(6艘万箱船大单!不惧美国《301调查》,Seaspan再与外高桥造船签单;两笔重磅签约,看中船保董事长许立荣如何持续推动中国航运协同体系升级)
本次12艘9000TEU大单延续了这一模式,进一步凸显人民币在全球航运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提升。
徐鹏在致辞中指出,Seaspan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集装箱船租赁船东,在国际航运界具有卓越影响力。自2021年以来,中船集团与Seaspan通过“技术协同+产业协同”模式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并不断取得新成果。此次签约不仅是双方合作再上新台阶的标志性事件,也进一步夯实了中船集团在全球集装箱船建造领域的竞争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这笔订单发生在美国对中国造船业发起“301调查”的背景下。美国方面指责中国造船业存在所谓“补贴和不公平竞争”,并扬言可能采取贸易限制措施。
然而,作为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东,Seaspan不仅没有削减在华下单,反而在过去一年里持续加码,从13,600TEU到11,000TEU,再到最新的9000TEU,并一再采用人民币结算。此举无疑是对中国造船业竞争力的信任投票,也为国际航运业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注入了稳定因素。
Seaspan母公司Atlas在二季度财务资料披露,截至6月30日,Seaspan已拥有182艘船、约190万TEU运力,另有42艘新船在建,并同意收购2艘汽车运输船,未来交付总数达44艘(几乎全部是在中国船厂下单)。通过持续的造船和融资布局,Seaspan巩固了其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东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扩张背后,中国船厂与中国金融机构的角色日益重要。而根据公司最新财报,Atlas刚刚完成7笔售后回租融资,覆盖15艘大型集装箱船和4艘汽车运输船,总额约28亿美元。
另据信德海事此前报道《Seaspan+华滋能源成立合资公司!华越海事盛大启航!》,今年6月19日,Seaspan 还与江苏华滋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滋能源”)共同投资成立的华越海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越海事”),专注于船舶绿色能源转型,聚焦船舶双燃料动力改装和绿色减碳工程,提供LNG、甲醇、氨等替代燃料的一站式改装解决方案。
在全球航运市场运力需求和环保压力并存的当下,Seaspan与中船集团等中国企业的合作,不仅是企业层面的战略选择,更是国际产业链与金融格局的深度绑定。随着12艘9000TEU集装箱船逐步开工建造并最终交付,它们将成为中船集团制造实力与人民币国际化探索的又一批“移动名片”。
最新的这批订单无疑将被视为在动荡全球环境下,中国造船业继续赢得国际客户青睐的重要标志。
来源:信德海事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