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18 | 编辑:阿胜 | 阅读:301 | 分享: |
中国2020年外贸同比逆势创下新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司法服务保障意见;班轮公司纷纷针对大连港冷藏箱收取附加费;租船指数继续上涨,迎‘开门红’;集装箱航运市场持续向好,不同大小和船龄的船均被‘抢购’;近期批量订单持续释放,全球新造船市场出现一定起色;中联航运与箱盟集运达成战略合作......
贸易数据
◆ 中国2020年外贸同比逆势创下新高。1月14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中国12月贸易帐781.7亿美元,高于预期720亿美元和前值754.3亿美元,实现全球唯一正增长。出口同比大增18.1%,高于预期的15%,实现全球唯一正增长;进口同比增长6.5%,高于预期5.7%和前值4.5%。
◆ 海关总署:去年中国前五大贸易伙伴为东盟、欧盟、美日韩。海关总署消息,2020年,中国前五大贸易伙伴依次为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对上述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为4.74、4.5、4.06、2.2和1.97万亿元,分别增长7%、5.3%、8.8%、1.2%和0.7%。此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9.37万亿元,增长1%。
◆ 中国科学院:2021经济成长8.5% 首季16.3%。据预测,今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毛额(GDP)增速为8.5%左右,经济将快速回升,经济成长将呈前高后低趋势,第一季约16.3%,第二、第三季分别为7.3%和6.3%左右,第四季5.9%。此外,预计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为3.2%,第二产业增速为9.5%,第三产业增速为8.4%。
◆ 日本12月中上旬贸易收支报3234亿日圆盈余,进口大减。日本 12 月中上旬 (1-20 日) 的贸易收支 (初值) 报 3234 亿日圆的盈余,以同期表现来看,连续四个月出现盈余。对照前年同为 7116 亿日圆的贸易逆差,出现盈余的主因在于进口额大幅减少。
行业政策
航线运价
◆ 班轮公司纷纷针对大连港冷藏箱收取附加费。继2021年1月5日,马士基宣布对到大连港的每个冷藏箱,收取1000美元的附加费后,达飞2021年1月11日也宣布,征收类似费用。达飞从2021年1月11日(装货日期)开始,对全球各起运港(除了美国、巴西、哥伦比亚、乌拉圭和阿根廷)到大连港的冷藏箱货物,征收拥堵附加费,标准为1250美元/箱。除了马士基和达飞,地中海航运日前也表示,为了缓解大连港的拥堵现状,其建议客户将部分冷藏箱货物转移至其他港口。不过,当前亚洲主要港口的冷藏箱处理水平,均处于饱和状态。
船舶租赁
◆ 2021年2-3周,根据海丰经纪亚洲租船指数AFeedex显示,指数上涨2.22%,报1504.24点,迎来了2021年的开门红。虽然横跨了一个年度,但总体而言市场趋势并没有明显变化,这也与我们前期的预测基本一致。尤其以小型船舶市场补涨,整体带动了指数上扬。
船舶买卖
◆ 集装箱航运市场持续向好,各种大小和船龄的集装箱船依然被“抢购”,近两周的集装箱船转手数达16艘。其中,台湾万海航运从Bernhard Schulte购买了“ANTON Schulte” (6,966 TEU, 2009年韩国建造),价格约3500万美元。这也是万海从同一个卖家手里购入的第三艘姊妹船。另外一艘“MOL PACE” (6,350 TEU, 2006年,日本建造)亦被万海收入囊中,价格超过2700万美元。“Sdari 2800”型姐妹船“ANGOL”和“ANGELES”(2797 TEU, 2010年中国建造)以2000万美元/艘的价格出售给Lomar。另有两艘2000年韩国建造的2506TEU姐妹船“Maria”和“Nikolas”被MSC购入,价格未披露。2008年的Aker 1700的姐妹船“MAXKING”和”MAX KUDO“也与近期以740万美元/艘的价格转手给两个买家。
航线建造
◆ 2020年年末,批量订单集中释放,全球新造船市场出现一定起色,首先是舟山常石造船宣布于去年12月与太仓港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签订了3艘1091TEU型集装箱船建造合同。该系列集装箱船是充分满足中日之间的支线运输需求。新船总长146米,型宽23.25米,型深11.5米,最大载箱量1091TEU,吃水8.5米,总吨位小于10000吨。
◆ 赫伯罗特宣布在大宇造船下单订造6艘LNG动力235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总价值约10亿美元。新船将在2023年4月至12月间陆续交付,配备节能的高压双燃料发动机,可以使用LNG运营,但也有足够的油箱容量可以使用常规燃料。与此同时,大宇造船也在12月23日证实,承揽赫伯罗特的6艘集装箱船订单,总价约为1.08万亿韩元(约合9.79亿美元)。这相当于每艘新船造价低至仅1.63亿美元。这批超大型集装箱船将作为其所在的海运联盟THE Alliance的一部分,部署在亚欧航线上。
◆ 新加坡东太平洋航运公司(Eastern Pacific Shipping;EPS)取消与大宇造船签订的6艘15000TEU级集装箱船建造合同后,与现代重工集团签订了同样的合同。合同建造价格大约在8478亿~8804亿韩元(约合7.76亿美元~8.06亿美元)的水平,该6艘集装箱船将从2023年上半年开始交付。其中,现代重工负责建造4艘,现代三湖重工负责建造2艘。
◆ 2021年1月12日上午,扬子江船业交付瑞洋海运一艘1800TEU集装箱船,新船命名为“A FUJI”。
◆ 2021年节后开始两周,市场需求方面有所走弱,而资源量整体呈增加的趋势,价格整体小幅下行。截至周五,10mm造船板价格报收5096元/吨, 20mm造船板价格报收5040元/吨,较去年年末的价格减少30-40元/吨。国际中厚板价格方面,日本市场报收812美元/吨,近期几乎无变化,中国市场报收了699美元/吨,较年前小幅下滑。
航企动态
◆ 中联航运与箱盟集运达成战略合作。中联航运有限公司通过旗下公司,与国内领先的集装箱陆上运输产业互联网平台——箱盟集运,达成深度合作并完成战略投资。双方将借鉴箱盟集运在上海港集卡运输领域的产业互联网平台运营和金融交易的成熟经验,共同开拓大湾区集装箱卡车市场,携手共建大湾区集装箱卡车产业互联网平台及金融交易市场。
◆ 天津港全面推行集装箱进口提货单电子化。1月11日,天津港集团开发建设的“集装箱进口提货单电子化平台”于2021年1月初正式上线运行。至此,集装箱货物流转三大纸质单证(设备交接单、装箱单、提货单)均已实现电子化。
◆ 美森轮船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业务预告,利润同比增长近5倍。美森轮船预计,因中美之间的跨太平洋集装箱运输量业务大幅增加,美森轮船第四季度利润在7610万美元至8160万美元之间,而2019年第四季度的利润为1500万美元,2020年第四季度利润同比增长将近5倍。主要得益于CLX和CLX+服务同比增长139%。
◆ DNV GL将更名为DNV,蓄势待发迎接未来十年转型。由于所处的多个全球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NV GL在全盘审视了公司的战略定位后做出了上述更名决定。DNV GL名称自2013年DNV (挪威船级社)与GL(德国劳氏船级社)合并后沿用至今。现决定简化为DNV 是公司成功完成合并并作为一个完全整合的公司营运多年后的自然结果。
来源:海丰经纪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