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我是为有确诊病例船舶引航的引航员!”致敬港航物流业“最美逆行者”!


抗疫,是2020年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

疫情肆虐,为了抗疫,要大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但是,国际贸易不能断,生产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不能断。航运业作为国民经济和国际贸易的支撑,扛起保障国际物流通道畅通的重任。

据统计,2019年,船舶挂靠全球港口共计380万次,平均每天超过万次。而中国又是全球航运业最繁忙的市场之一,全球前十大港口和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中国均占比均超过一半。

外轮挂靠中国,需要中国引航员辅助完成最后的靠泊,也因此,中国引航员身处全球港航物流业抗疫的一线,成为高风险群体。

港航物流业“最美逆行者”特别策划,今天的主角,就是一位曾经为一艘有确诊病例的船舶引航的引航员——周弘文。


周弘文是国家高级引航员,1992年进入上海港引航站工作,一直奋斗在上海港引航第一线。

截至2020年8月,他已累计引领中外各类船舶7000余艘次,保持着100%引航安全率和服务满意率。




引航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船舶避免在沿岸、内河、港区,发生搁浅、触礁、碰撞等事故的关键一环,素有“水上国门”之称。

为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等,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引航业的发展。上海电视台《这里是上海》栏目组,倾情推出的社会公益宣传片,将引航列为特殊行业,周弘文则作为上海特殊行业的代表出境。

在引航工作中,他秉持“维护主权、保障安全、精心引领、服务港航”的宗旨,以优质的引航服务和精湛的引航技艺,提供高效安全的引航服务,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急难险重的引航任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上海港引航新纪录,树立起“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强港建设开路先锋”“上海港第一宣传人”的形象。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平稳的工作和生活,也给周弘文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国内疫情暴发后,船舶挂靠中国港口时,对中国引航员登船有担忧。而在中国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海外疫情肆虐时,船舶挂靠中国港口,船上人员的防控又变得格外重要。

为降低人员接触的风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周弘文每一次出发,都会“一丝不苟”的检查防护服、护目镜等是否穿戴规范,“武装好自己,好让别人放心”。

这期间,周弘文多次引领防疫物资运输船舶,以及风险较高的抵港船舶,还多次主动请缨引领有确诊病例的船舶,高质量的完成了船舶靠离港工作,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支援复工复产期间,周弘文还带动身边党员、群众,接力完成大型钻井平台等重点引航任务,展现中国引航人的“水上国门形象”。




厚积才能薄发,周弘文抗疫期间的优异表现,得益于他近二十年的长期积累。

由他挂帅的“周弘文引航创新工作室”,先后完成《上海港国客码头大型国际邮轮“双窗口”开靠关键技术研究》《外高桥集装箱码头水域反潮水开航技术拓展》《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四期码头船舶靠离泊安全操纵和相关技术研究》等技术创新攻关项目,并投入实践运用,相关课题成果每年为船公司和码头节省约1亿元成本。

工作室编撰的《上海港引航操纵技术汇编》,成为引航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教材,五年累计培训青年引航员超过5000人次。

如今,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中国引航员仍面临与高风险抵港船舶接触的风险,这样的“逆行者”,值得我们礼赞。

港航物流业的“逆行者”,除了引航员周弘文,还有承担重要物资运输,在海上坚持工作数月的船员;有为加快货物作业和通行速度,以港为家的码头操作员、理货员;有为保证船舶及时进港,加班加点的船代外勤;也有24小时待命的货代物流人、集卡司机……




今年8月,中国航务周刊联合业界有影响的企业和单位,共同发起了以“提升行业地位、提振行业信心”为目标的抗击疫情、保证国际物流畅通“港航物流业最美逆行者”大型推选活动。



来源:大家关心的那些事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