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这是一位7次登上涉疫外轮的船代外勤!致敬港航物流业“最美逆行者”!


船代外勤作为航运企业的一线服务岗位,是航企与港口、货代物流等公司的联系纽带。

这个春节,船代外勤人员的工作变得异常复杂。统计、整理外勤防疫物资,收集外勤人员核酸检测报告,做信息登记备案,全副武装登轮,办理船舶边检手续,办理船舶海关业务……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船代外勤需要根据船期情况,处于全天候待命的状态。

工作时间不固定,不论是周末还是重要节假日,船代外勤都要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每一艘船舶,协调好船舶抵港、靠泊、作业、离港等各环节工作,排除不稳定因素,为供应链的高效运转,提供保障。

航运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和支撑,保障国际物流通道的畅通,保障防疫物资及时、高效运输,是取得抗疫胜利的关键。

疫情肆虐时,人们开启“宅家”模式,但船代外勤人员,却进入了“加班”模式。

港航物流业“最美逆行者”特别策划,今天要讲述的,就是一位船代外勤的故事。


刘琪,中国宁波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简称宁波外代)外勤部经理、党员。

2020年3月,国内疫情防控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海外疫情仍在肆虐,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当月,宁波外代就接到某轮船方的报告称,有一名船员出现咳嗽、咽痛、发热等不适症状。

面对突然其来的情况,宁波外代第一时间通过浙江海洋港口统一调度平台,向宁波市海港防疫情输入专项工作小组和海关检疫部门进行汇报。

同时,立即成立紧急事件防控应急处理小组,本着“人命第一”的原则,及时关注船员思想动态,积极协调各防控单位,携手船公司,安排相关救助工作。

考虑到需要上船协助处理各种问题,防控应急处理小组计划选派一名经验丰富、谨慎负责的外勤人员登轮。

当时,国内疫情刚刚控制住,国外输入风险很大,登上涉疫外籍船舶,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紧要关头,刘琪毫不犹豫,第一时间就打了报告,主动请缨。他说:“总要有人登轮,我是党员,我先上!”

点击观看视频↓↓↓




在做好相应的防护后,刘琪首次登上外轮。但他发现,此时船上严重缺乏防疫物资,这是后续救助工作的一大障碍,也是其他船员的重大风险。

刘琪主动汇报了这一情况,在宁波外代的协助下,采购了众多防疫物资后,二次登轮。

往常,爬舷梯对于刘琪而言,轻而易举。但在穿上了严密厚实的防护服,还要扛着沉重的消毒水、酒精等防疫物资后,这条走了无数次的舷梯,变得异常的漫长。

汗水和呼吸很快模糊了护目镜,每踩一步舷梯,都是凭借以往的经验,脚下的巨浪不容他有丝毫分心。

他咬紧牙关,往返爬了4次舷梯,将4箱沉甸甸的防疫物资,顺利送上船,此事他悬着的心,才稍稍落了下来。

为及时与船上联系,随时掌握船员需求,刘琪还为船方送去了一部智能手机。做事细致入微的他,考虑到外籍船员不懂中文,提前将手机设置成英文模式,并耐心细致地为船长讲解了微信的使用方法。

刘琪先后7次义无反顾的登轮,成功协助船舶靠泊,将有症状船员转移至岸上专业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治疗及护理,保证了船员的健康和安全。

而刘琪,则根据防疫要求,登轮后即在临时隔离点进行自我隔离。


人隔离了,工作却没放下。同事们随时都能收到刘琪发来的工作邮件、信息和电话。

令同事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发送的“防护服穿脱小贴士”。

原来,隔离期间,他结合自身经历,精心制作了一份防护服穿脱手册,详细描述了穿脱流程,将需要注意的地方都细心地标注了出来,让其他外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既能快速穿脱防护服,又能保障自身安全。

事后刘琪坦言,其实也有些后怕,毕竟家中有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在与父母通电话时,他并未告知为涉疫船舶提供登轮服务的外勤就是自己。

他说:“疫情当前,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难道不正是应该在关键时刻能冲得上去,在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吗?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而已。”

最终,在多方协助下,上述船舶的患病船员得到了及时救助,船舶也于4月上旬完成船员换班,船舶消毒,顺利按计划开航。

除了刘琪,港航物流业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勇敢逆行的,还有承担重要物资运输,在海上坚持工作数月的船员;有为加快货物作业和通行速度,以港为家的码头操作员、理货员;有为保证船舶及时进港,加班加点的引航员;有24小时待命的货代物流人、集卡司机;还有为保障物流畅通,默默奉献的司法、海事、检验检疫工作者们……

今年8月,中国航务周刊联合业界有影响的企业和单位,共同发起了以“提升行业地位、提振行业信心”为目标的抗击疫情、保证国际物流畅通“港航物流业最美逆行者”大型推选活动。



来源:大家关心的那些事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