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2020年的水运:魔幻的世界 难测的市场





2019年末的新年寄语早已经忘记,但肯定与2020年的剧情大相径庭。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世界的运行脱离了原有的轨道,向着更加难以预测的方向转变。2020年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被划分成疫情前和疫情后的两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为疫情的影响,更加清晰、全面地呈现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面前。大家在10天内见证了美股历史上5次熔断的4次,见证了灯塔国在今年所呈现出来的诸多歇斯底里和不可理喻,也亲历了中国人民如何在这样一场不可预料的灾难面前所展现的制度优势和必胜信心。

水运业的低迷时间已经持续了好多年,2019年总体的情况略好于过去的一些年,但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对今年市场的预判,往往只有一个剧本,那就是雪上加霜。而今,我们已经看到了水运业的四个剧本,具有十足的戏剧性,或者是喜剧性。

1、魔幻的世界,难测的市场

(1)邮轮:意外的归零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没有停止过的邮轮业(那时候是跨洋客运班轮),一下子被新冠疫情按下了暂停键。现在距离全面停航已经有10个月之久。目前,只有十多艘邮轮在运行中,包括西班牙、新加坡、日本等地。虽然各国的新冠疫苗陆续投入市场,但要控制住疫情似乎仍然看不清明确的时间表。美国每天新增的新冠阳性病例还在20万左右徘徊。虽然已经看到不少邮轮公司公布了明年3月份的邮轮复航计划,届时到底是否能够复航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嘉年华集团每个月的现金消耗量仍然高达5亿美元,大型邮轮公司还在向市场不断传递着对该市场未来预期良好的判断,而中国资本已经在这轮疫情中购买了不少邮轮资产。不过,总体看来,中国资本所购买的邮轮船龄较高,高质量发展的意愿并不强烈。或者,卖方根本不出售新船,想买好船新船根本不可能。

(2)油轮:无望的繁荣

三月份世界原油价格处于最低位时候的情景。油价下跌,来源于世界经济运行被新冠疫情减缓,进而对石油需求减少。能够想到的是,原油需求不足,运输需求也会下降,油轮运输业应该不会有好日子过。但与人们的预想不同的是,油轮租金却在那几个月经历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暴涨。4月27日,全球范围内共有173艘油船储存1.45亿桶原油,较3月增加6550万桶。彼时未安装脱硫设备VLCC的一年期租费率上涨了50%,至每日8.25万美元,suezmax涨了17.5%,至每日4.7万美元,aframax涨了42.9%,至每日3.5万美元。知名船东Zodiac旗下一艘名为Blue Nova (29.6万DWT,2011年建造)的超大型油轮被租给了Hess,租期为9个月,租金为10万美元/天。油轮作为运输的功能减弱,而作为存储功能的功能突然增强,在人们对未来原油价格的看好让通过油轮存储石油等待合适的时候出手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存储空间的稀缺性让装满原油的油轮即使停在原地,也有不菲的收入,这就是第一次市场的魔幻。这样的好光景似乎又并非是油轮船东热切期望的情况,因为这样的好日子并不可持续,当下赚到的钱还可能因为未来市场的低迷而再次吐出来,还有可能吐得更多。

(3)集装箱:天大的冤枉

半年来中美集装箱航线的价格暴涨。一般的认识是,中美贸易摩擦叠加新冠疫情的需求低迷,让集装箱市场肯定没有好日子过。集装箱班轮公司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市场低迷后,预期到未来市场可能进一步走低,已经通过运力封存来为市场可能的低迷寻找答案。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5月20日的时候,全球热封存的集装箱运力超过8%,再加上约3%的运力因加装脱硫塔而暂时退出市场,使得市场运力总共削减约11%。然而,运价却迎来了多年来难得一遇的行情。8月份的时候,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的数据,美西(基本港)的运价上周上涨20%,达到了3639美元/FEU,美东(基本港)的运价上周上涨7.5%,达到了4207美元/FEU。而今这一数字肯定还更高。与此同时,交通运输部对6家中美之间的班轮公司进行了约谈。这些公司一定“比窦娥还冤”,运价真的能够通过共谋而实现操控吗?如果那样,前些年为何不做呢?需求增加的原因,查看相关的报道,有如下的几个原因:第一,新冠疫情大幅削减了美国人在服务业领域的消费,比如电影、旅游、看NBA等方面,让美国人有钱消费在实物商品上,让中美航线的海运需求增加。第二,新冠疫情加大了美国对防疫物资的需求,这也是支撑中美航线需求增加的因素之一;第三,新冠疫情让热门宅在家中,需要配置一些家具和电子产品;第四,不少美国公司担心后续新冠疫情更加加重,未雨绸缪提前预定了不少货物。这些因素叠加,造成了中美航线的集装箱运价上涨。集装箱运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短时间中增加运力也并非容易的事情,所以能够让运价保持一段时间。

(4)集装箱:空箱是老大

随着集运市场供需失衡以及欧美港口因新冠疫情导致的低效,让这些港口的集装箱周转率大幅下降,进而造成了从未出现过的极度空箱短缺。12月初的数据,来自 Container xChange 的最新集装箱可用性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各港口的集装箱可用性处于创纪录低位。从集装箱可用性指数来看,该指数高于0.5表示空箱存量盈余,低于0.5则表示空箱短缺,目前全中国40英尺集装箱可用性仅为0.05点,而去年同期为0.63点。现在这个行业一片混乱的时刻,港不是老大,船不是老大,货也不是老大,抢破头也抢不到的空箱才是老大。

2、航运市场从业者怎么办?

魔幻的市场给从业者、行业主管部、市场分析师都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和认知。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在市场中随波逐流,照理说对市场的感受最为清晰真实,但仍然难以应对市场需求的短暂变动。也许,在一线的从业者能够感受到来自市场的信息,但这种信息传递到企业的高层,信息失真会发生。还有一种可能,市场变化总是出乎所料,班轮公司的市场应对需要时间。对市场的过于敏感,也可能给班轮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耗和成本。航运公司在对短期需求波动难以把握的情况下,只能投资在技术创新上,让自身比同类竞争者更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那就具有博取未来市场机会的长远能力。

对于行业主管部门,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规制,应该更为超脱和无为,因为这个市场已经具有充分的竞争,虽然班轮公司采取航运联盟的形式弱化了竞争,但还是难以阻挡供需关系而引致的运价变动,集装箱运输市场长期的运价低迷就是航运联盟难以左右运价的明证。因此,对市场中运价出现的“异动”,保持平常心,让子弹飞一会儿,给市场自我调节修正的时间。前段时间行业主管部门对中美集装箱市场六家公司有过一次情况征询的动作。笔者对此的看法是:让子弹飞:对“疯狂运费”暂缓动手!

对于研究机构,包括班轮公司自身配置的研究力量以及更多的第三方研究机构,面对每每出现的市场“意外”,必须要建立起对市场的敬畏心,必须要不断修正自己的预测模型,将更多的维度纳入到决策模型中,不断升级自身的模型。而且,还要升级研究人员的认知边界,知道市场的涨跌,来源于供需的变化。而供需的变化,既有经济的因素,也有政治的因素,还有社会心理的因素。建立起更加多维的思维模型,才能在魔幻的市场中,消除掉一些让人看不透的迷雾,才能不会一次次做马后炮式的预测,并不断打击自身的信心,让自身对未来多少有所掌控。修炼成如巴菲特这样的牛人,仍然有其认知的边界,其所看到的美股熔断次数跟我们中的很多人一样。这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做事情,就是对市场的最大敬畏。否则,德不配位,必有灾祸。

来源: 绝顶思维 谢燮

来源:吾爱航运网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