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船机帮】工程船舶的应急管理


Image
Image

点击蓝字“船机帮”关注我们

船机故障心莫慌,遇事不决船机帮

Image

导读

对工程船舶来讲,应急管理是确保其运行安全的重要内容。 

而所谓的应急管理,指的就是当工程船舶在使用期间面临突发性事件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有效的应急预案,缓解或者是消除突发性事件造成的损失。

因此,了解工程船舶安全系统的概况,以及导致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各类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应急管理方案,从而更好的推动工程船舶事业的发展非常必要。

Image


工程船舶安全系统概述

就工程船舶的安全系统来讲,其主要是以船舶上的各类机械设备和工作人员作为风险应急管理的对象,借助风险管理技术、设备维护技术、人员管理机制等完成。 

作为负责船舶应急管理的公司,其往往会为了确保船舶上的设备可以在长时间内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便组织强有力的安全保障系统,来达到对设备展开组织维护和安全监控的目的,而这些保障、组织维护和监控系统,则被统一称为工程船舶的安全系统。

在该安全系统中,所有的子系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也需要相互协调,最大限度的对船舶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展开有效的控制, 进而确保船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Image


影响工程船舶安全的风险因素和类型

1.影响船舶安全的因素

就工程船舶来讲,导致其在使用期间出现安全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四种:

第一,人为因素。 

因为船舶应急安全管理工作的负责人一般会以个体或者是组织的方式出现,担任应急管理中的各类角色,通过相互配合的方式来完成预定的目标,所以,人会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应急管理的水平。

工程船舶上的工作人员主要有船员与施工作业人员,其中,施工作业人员不仅负责切割、电气焊接,还负责船舶上的高处作业。

如果施工作业人员对船舶安全系统和应急管理工作不熟悉、认识不充分,就会导致船舶的应急管理工作出现问题。 


第二,机械设备因素。 

在工程船舶上,除了一般性的设备外,还包含了铺管、起重机、灌浆机、打桩锤、挖沟机等在海上需要使用到的设备。

而这类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则存在机械和起重伤害、淹溺、触电、窒息中毒、坍塌等风险。


第三,环境因素。

在工程船舶工作期间,环境因素是影响和制 约其施工作业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前期主要包括冰雪、风雨、寒流、高低温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水上的交通环境、施工作业现场的环境等社会环境因素。


第四,管理因素。

就管理因素来讲,其主要包含了安全和应急两方面的管理内容。 

其中,安全管理主要是为了确保船舶生产期间机械设备、人、环境 间的协调性; 

应急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残余风险或者是突发性事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就工程船舶来讲,其作业期间期间如果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就会导致自己的安全系统存在风险。

2.工程船舶突发性事件的类型

就工程船舶来看,其在作业期间容易出现的突发性事件,主要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由人为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这类事件主要可以被分为个体和群体两种。

其中,个体就是施工作业人员出现了急性疾病或者是严重的职业伤,因为船舶上的医疗条件有限、治疗环境较差,一旦工作人员出现疾病,无法及时转移陆地上的医院被治疗,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并且,船舶上的 生活系统、人流密集度等与陆地上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所以,也很容易发生流行性的传染病或者是大规模的食物中毒等群体性的突发性事件。


二是以工程船舶主的突发事件。

此类事件这主要包括火灾、爆炸、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四大类别。 

面对此类灾害,相关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估,按照事件发生的程度对其进行级别的划分,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以便可以更好的利用各类应急管理资源和策略。

Image


工程船舶应急管理的具体方案

1.做好预防性应急管理

对工程船舶展开应急管理可以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其包括了应急管理预案、风险预警、风险监测、应急管理策略的施行和评估、事故信息归类管理等环节,每个环节的工作效果的好坏都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最终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负责工程船舶安全工作的各部门应当建立起完整的应急事件响应和处理制度,以此为基础,完成各项风险隐患的发掘、分析和处理工作。 


首先,船舶管理公司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系统,对船舶运行安全展开综合性的规划;

而后,安全预警机构需要同各部门相协调,在确定风险事件发生原因和类型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将其上报给上级部门。 

当决策层完成方案的审核工作后,需要将其提交给相应的部门,有职能部门派遣专业人员来施行向方案中具体内容,解决应急事件。

 

此外,为了能够进一步做好应急事件的预处理工作,船舶应急管理部门还应当要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对每个对象都设定相应的监测方案,当被监测对象进入到危机状态后,系统也可以随之迈入到危机管理的层次,以便可以及时对危机问题展开处理,直到危机被化解,传播的安全系统可以进入到正产的工作阶段。 

2.健全预警指挥中心的工作流程 

要想保证对工程船舶制定的应急管理系统能够进入到有效的运转状态,就需要依靠预警指挥中心的支撑。


首先,需要强化工程船舶运行风险预警指挥中心相关职能的建设力度,将船舶的安全预警部门从船舶应急事故处理系统的“后方”转移到“指挥调度”的位置上。 


其次,将船舶的应急管理工作从工程船舶设备风险的管理系统中拆除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存在,将其变为一个专门的“管理单元”。 


再次,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强化对船舶运行危险的预防,以及突发性时间的处理力度,提高对于工程船舶在运行过程中的突发性事件的处理水平,提升自己在应对突发性事件时的协调能力和综合处理水平。


最后,以分级预警原则为基础,将传播安全系统的工作状态分为安全、准安全、准危机和危机四个阶层,并针对这四个层次制定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


此外,作为安全预警部门,其在工作期间需要收集相应的信息,判断被管理对象是处于何种工作状态,如果被监测对象的安全状态正常,那么就需要对其继续展开正常监测;如果其出现了安全问题,则需要立刻启动应急管理预案,对应急事件展开有效处理。

3.构建应急管理系统持续改进制度

首先,负责工程船舶安全系统和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在工作期间需要针对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建立起持续改进制度,并将预警管理工作交由监督和制定机构分别完成。

作为管理部门,也需要借助预警管理来完成自我安全状态的检测,而监督部门则可以借助第三方完成传播安全性的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就需要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从而提升船舶应急安全管理的效果。


其次,在持续改进制度中,相关人员可以人为的对船舶安全系统运行进行调控,确保整个安全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会一味的重复以往的工作状态和应急管理方式, 而是可以呈现出一种螺旋式的上涨, 以此来确保船舶的应急管理工作能够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这也是应急管理系统最终的理想状态。 

4.强化应急管理信息建设力度

就船舶安全预警部门来看,其日常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依靠信息的有效传递来完成的,所以,确保信息输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非常必要。

因此,安全预警部门需要强化对警报信息输出发布机制的建设力度,改变预警信息的发布程序和传播流程。

而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船舶运行期间安全隐患的分布情况,做好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以此来达到对船舶运行的动态监控和管理的目的。

因为工程船舶应急风险属于不确定系统,其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化性,所以,安全预警部门的需要及时更新船舶应急事件和管理的知识库。

Image


结语

总而言之,自海洋时代的来临,海上事业的发展速度也在随之加快,这使得工程船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 

就工程船舶来讲,因为海上工作的风险较大,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所以,船舶运行安全和应急管理便成为了影响海上事业发展 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当提高对工程船舶应急管理工作的研究,深入挖掘船舶应急管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提高工程船舶的应急管理水平,推动我国海洋事业迅猛发展。

本文原创作者系:

舟山华丰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周武佩

END

Image
Image
Image

来源:船机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