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5 | 编辑:E航网 | 阅读:1408 | 分享: |
点击蓝字“船机帮”关注我们
船机故障心莫慌,遇事不决船机帮
导读
本文概述了船舶机舱自动化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指出了船舶机舱无人值班所具有的优势,对船舶机舱自动化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科学"号实现了自动化驾驶和无人值守机舱
一
船舶机舱自动化发展历程与现状
随着自动化技术在陆用上的发展, 船舶自动化技术也逐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截止20世纪五十年代末, 船舶上已开始广泛采用反馈控制技术, 这为机舱运行参数的自动化控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第一个无人机舱诞生了。
在六十年代末, 伴随着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 船舶机舱自动化技术取得了质的飞跃。
在此之后, 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不断革新为基础的船舶机舱自动化技术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目前, 可以将船舶机舱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三大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 船舶内主要是依靠单台计算机实现集中控制的。
在这个阶段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可靠性还相对较差, 并且造价高昂。更严重的是, 如果计算机出现了故障, 很有可能系统会完全瘫痪。
在第二个阶段, 为了避免单台计算机管理过于集中的问题, 开始采用多台计算机进行分散管理。
在这个阶段, 不同的计算机开始对船舶机舱不同的局部系统分别进行监控, 这使得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至今为止, 我国大部分的船舶机舱监控依然采用了这种方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 船舶机舱自动化技术逐步进入了第三阶段, 在这个阶段网络控制成为了船舶机舱控制管理的主要特征。
在网络技术的带领下, 分散系统控制存在的信息交流困难、消息互换不便的现象得以缓解。
通过网络将分散系统信息连为一体, 使得集中型控制方式与分散性控制方式的优点得以延续, 这给现代船舶机舱的自动化管理带来了许多便捷性。
预制舱无人值守监控机器人
二
周期无人值班应满足的条件
1.驾驶室控制站应满足船级社规范要求和退审图纸要求(参照SOLAS ):
①在包括操纵的所有航海情况下,螺旋桨的转速、推力方向, 如适用时, 螺旋桨的螺距应完全由驾 驶室控制;
②对于每一独立螺旋桨, 连同所有相关的自动执行机构, 以及必要时包括的防止推进装置超负荷的装置, 其遥控应由一个单一的控制装置来执行;
③主推进装 置应备有能在驾驶室紧急停机的装置, 该装置应独立于驾驶室控制系统。
2. 来自驾驶室的推进装置指令, 应在主机控制室或适当的推进装置控制位置显示出来。
3. 推进装置的遥控在同一时间只能在一处进行; 在这些地点允许互连控制位置。
在每一控制地点应有一个指示器以指明哪个控制地点正在控制推进装置。
驾驶室和机器处所之间控制转换, 应只能在主要机器处所或主机控制室进行。
此系统应包含由一个到另一个控制地点转换时防止推力发生显著变更的装置。
4.对于安全操作船舶所必需的所有机器, 即使自动或遥控系统的任何部分发生故障, 也应能就地进行控制。
5.自动遥控系统的设计应使其发生故障时能发出报警。
除非主管机关认为不可行, 否则预定的螺旋桨转速和推力方向应一直保持直到进行就地控制为止。
6.驾驶室应安装指示器, 以指示:
①固定螺距螺旋桨转速和转动方向;
②可调螺距螺旋桨转速和螺距位置。
7.连续自动起动的失败次数应加以限制, 以确保有足够的起动空气压力。
应设有报警装置, 以指示仍然能进行推进装置起动操作的最低起动空气压力。
三
中央控制站应满足的条件
中央控制站应临近推进机械处所, 至少两条尽量远离的通道, 并在限制界面提供不易碎的可视玻璃。
中央控制室的布置应满足以下功能:
(1) 有效的对推进处所进行监测和操作;
(2) 提供推进系统遥控控制设备;
(3)提供推进机械处所监测系统( 如主机、锅炉, 辅机和其它系统等) , 监控系统采用计算机作为监测系统, 应提供两台带鼠标、键盘的计算机作为显示, 除非有其他的替代 显示设备;
(4)提供有效的自动和手动功能:
如1.备用泵等设备故障自启动功能2.发电机故障自启动3.推进设备故障自动停车/ 自动降负荷等;
(5) 控制、监测、安全系统应至少由两路独立电源供电, 一路为主电源, 一路为应急电源, 当电源发生故障问题时应能在监测系统上显示。
智能移动轨道巡检机器人
四
轮机员处所在不良状态下的监测功能
1.在轮机员公共处所应至少提供一个监测站。并在每个高级轮机员房间提供监控装置。监控装置应具有以下三点功能:
1)监测推进机器处所火灾报警, 火灾报警应单独显示, 声音应与其它的报警声音能分开。报警面板上的火灾报 警栏不能被切换。2) 监测推进机械处所高液位报警。
3) 监测设备安全报警。
2.每个轮机员房间应提供有效的声力电话。报警系统的消音只能在机舱控制室消音, 但允许在轮机员公共处所和轮机员报警面板消除综合报警和舱底水系统报警, 但相关视觉信号不应消除。
如果在一个设定的周期内没有人到机舱控制室复位, 轮机员报警将重新启动。
五
提供一个快速反应的控制站
在机舱外围提供一个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与相邻的舱室或机械处所及门的布置应满足相对应的防火分隔要求(如A60 ,A15等) ,消防控制室的遥控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提供应急切断机舱风机的装置;
(2)提供应急切断机舱燃油输送泵、燃油单元等类似的燃油装置;
(3) 提供应急切断锅炉鼓风机, 内燃机和焚烧炉等;
(4) 提供燃油速闭阀装置操作系统;
(5)提供电动百叶窗遥控装置(如机械处所天 窗,烟囱,通风风闸和其它类似开口);
(6)关闭推进处所水密和防火门;
(7) 应急发电机没有自启动功能, 应提供遥控启动应急发电机装置;
(8)提供应急消防泵遥控启动装置及对应的所必须的遥控阀装置;
(9)提供热油装置系统循环泵停止功能;
(10)机械处所灭火控制装置。
六
船舶无人机舱消防灭火
1.火灾系统:
①火灾系统控制板应安装在驾驶室;
②推进机械处所应提供固定火灾探测和报警系统, 系统故障应能连接到机舱监测系统;
③火灾手动控制按钮应安装在中央控制站/ 驾驶室/ 通往机械处所的走道位置。
2.手提式灭火器:
除推进机械处所正常布置的灭火器外, 还应提供足够的备用灭火器放在消防控制室容易看得到的地方或在机舱入口处所, 并提供相应的标识。
七
其它相关要求
1.舱底液位系统:
①推进机械处所应提供足够的舱底污水井, 应提供两个独立的探测污水井液位系统。报警应连接到机舱监测系统;
②当舱底泵在高液位时自动启动, 如果过于频繁启动应能有报警显示。自动启动指示和频繁报警应能在机舱监测显示。
2.燃油系统布置:
①燃油日用柜和沉淀柜液位低应有报警并延伸至机舱监测, 和低位自动启泵加油及高位自动停泵功能;
②燃油溢流舱应设高位报警并延伸至机舱监 测;
③燃油舱提供加热系统, 应提供加热温度高报警。
3.无人机舱操作要求:
无人机舱功能应能满足自动, 检测, 遥控控制机舱至少24小时。
4.电脑设计要求:
用作控制、监测和安全系统的电脑应满足船级社要求, 系统的故障分析应满足要求, 功能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①系统软件应有保护功能;
②电源失电后应能自动保存相关参数;
③系统软件和硬件应设计成具有系统失电重新启动后能够恢复自动控制和监测的能力;
④不正常的报警应能自动被监测;
⑤电源电压故障或短路应能自动被监测, 单个电脑故障不应影响系统的功能;
⑥主推进装置相关系统应能在故障时迅速被监测, 时间不宜超过2秒;
⑦电缆系统应具备自身故障分析记录功能;
⑧单个部件故障不能影响其它部件, 不影响系统的操作和服务;
⑨系统应能连续记录, 在故障报警时应能在机舱监测和驾驶台显示;
⑩系统内部元件的设计和布局, 要便于维修和维护, 充分考虑安全、连接方便和标识清晰。
八
发展展望与思考
尽管最近几年我国的船舶机舱自动化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 然而就技术而言, 其仍然和国际先进技术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船舶机舱自动化技术方面, 我国相关产品 的商品化程度、结构的硬件模块化程度以及工艺的完善程度都有所欠缺。
所以, 我国还需要大力推进相关产品的商品化进程, 不断完善与强化系统设计的模块化, 进一步促进单元模块向系列化发展。
本文原创作者系:
福建东南造船有限公司 陈庆隆
END
来源:船机帮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