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疫情打击持续放大,全球石油需求下降远超想象


九月以来,国际油价跌幅近15%。美国飓风“萨利”逼近美国墨西哥湾沿岸,使得超过25%的美国海上油气产出以及出口港口被关闭,在此利好消息之下国际原油价格涨幅2%。
据Rystad Enegry的报告,其预计萨利飓风造成的整体停产规模介于300万桶至600万桶之间,大约持续11天。
虽然此次飓风持续的时间并不短,可以适当抑制库存的上升,但这并未带给市场太多的提振效果,投资者对于供需市场以及经济复苏依然有所担心。
API周二公布了数据称,截止9月11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了950万桶,但汽油库存有所增加。

疫情打击超乎预期,OPEC下调需求展望
据OPEC最新的月度报告,OPEC下调了对于非OPEC产油国年内供应量的预期。因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能源需求的打击将比先前预计得更严重更持久,以及美国产出的复苏。
目前,OPEC进一步下调全球石油的需求,萎缩至950万桶/日,缩减了40万桶,同比下降9.5%。而考虑到包括印度在内的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活动复苏速度和石油需求增长潜力仍然不确定,该机构预计2021年世界石油需求量将增长660万桶/日,较上月的预估值下调37万桶/日。
随着OPEC 8月调整减产令,当月沙特、阿联酋和科威特的产量随着自愿额外减产结束而有所上升,这对油价形成压力。OPEC表示,7月全球炼油厂利润率的复苏在8月出现了动摇,欧洲炼油厂利润率创下历史新低。
在月报中,OPEC表示没有迹象表明OPEC+计划在本月调整减产计划,但与Covid-19相关的事态发展对本已脆弱的全球经济状况的影响仍然具有挑战性,需要所有市场参与者采取协调一致的全球行动。
OPEC+联合减产监督委员会(JMMC)可能会在9月份会议上允许伊拉克等产油国将补偿性减产行动延长至10-11月份。此外,沙特无意通过额外的自愿减产来提振油价。
值得一提的是,EIA在上周五的数据中显示,OPEC及非OPEC成员国在8月份原油产量有所增加。其中非OPEC产量达53万桶/日,OPEC产量近100万桶/日。
此外,OPEC对全球经济的预测更为严峻,OPEC目前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1%,较上月增加0.1个百分点。除了疫情,许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包括各国高债务水平、通胀抬头预期、持续的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有关的挑战以及硬脱欧的可能性等。

BP展望:三种未来情景均为需求下降
BP发布《BP世界能源展望》,其中提到了未来三十年石油需求将会在三种情景之下呈下降趋势,下降的规模和速度将受到运输效率和可再生能源需求不断提高的推动。
BAU(Business As Usual,即正常情境下):石油需求至2050年降低10%。政府政策和社会偏好的演变方式与近期相同,在疫情冲击结束后,石油需求将略有回升,且在21世纪20年代前期达峰并保持平稳,2030年后开始下降。
快速转型情景和净零情景下:石油需求分别降低55%、80%。政府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来控制碳排放,同时人们的能源取向将发生重大变化,因此石油需求将不会完全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
在三种情景中,交通领域使用的石油均将在21世纪20年代中至后期达峰。2050年石油在交通用能中的占比将从2018年90%的水平上,降至BAU、快速转型情景和净零情景下的80%、40%和20%。

2050年,中国仍是油气消费大国
尽管能源需求增速放缓,中国仍将会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在上述三种情景下均占2050年全球能源消费份额的20%以上。
在三种情景下,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均将在2030-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
无论哪种情景,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都会持续下降。
中国经济在2018-2050年期间将保持3.5%的年均增长率,低于1990-2018年的9.6%。三种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均略微增加。2018-2050年间,中国经济体量接近翻倍,而能源强度在各情景中均下降超过60%。中国占全球能源消费份额比例,相比2018年的24%有所下降。在快速转型情景中为23%,在净零情景中为22%,在一切如常情景中为21%。中国将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来源:航运信息网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