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唏嘘!名噪一时的海航董事长陈峰被限制高消费,限消令的背后是什么?


网络示意图

      海运圈聚焦9月16日讯 在海航集团与沙钢船务12年纠纷判决一个月后,详见《受贿?扣船?海航与沙钢12年纠纷的“前世今生”终化作一纸判决!》,传来令人唏嘘的消息: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及法定代表人陈峰被限制高消费。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及法定代表人陈峰

  被限制消费,原因何在?

  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披露,限制消费令源于2020年8月13日立案执行申请人柴靖申请执行合同纠纷一案,因海航集团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法院依照规定,对海航集团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海航集团及法定代表人陈峰不得实施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天眼查的信息显示,海航集团被执行信息已经达到了12条。

海航集团被执行信息已经达到了12条

  限消令的背后,海航负债7000亿


  2019年,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海航集团凭借着高达6182.92亿的营收强势居于第二位,仅次于华为。而一年之后,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榜单中已无海航集团身影,其负债7000亿元,正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面对眼前的危机形势,海航集团掌舵人陈峰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航的问题是:“欲望太大,速度太快,步伐不稳。”




  欲望太大——“世界前十,资产30万亿”

  1992年10月,海航宣告成立,成为中国民航第一家经过规范化改造的股份制企业。海航在成立后即开始了庞大的资本运作。从1993年开始,海航就开始在机场、租赁等板块收购企业。

  2006年之后,海航在各个业务板块密集出击,收购了多家重工、证券、信托、游艇、商场、酒店等公司。

  海航集团在2015年进入世界500强排名,当年的排名是464位。

  2015年,陈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进入世界500强只是海航的新起点,海航立下了新目标:未来5年,进入世界500强的50名至100名之间。未来10年,海航将进入世界500强的第一方队,入列前10名,总资产将达到30万亿。

  速度太快——疯狂“扫货”、加速并购

  海航自2010年起至少开展了40宗跨境并购,交易总额已经超过400亿美元。

  为实现“世界前十,资产30万亿”的目标, “买买买”不断的海航集团,在2016年更是开启了疯狂“扫货”模式。斥资60亿美元收购美国英迈、耗资65亿美元将希尔顿集团25%的股份收入囊中等,都是当年海航的“小手笔”。根据Wind数据,2016年年中,海航集团的总资产为5428亿元,到了2017年底,其总资产规模飙升至12319亿元。20年时间,海航资产从千万到破万亿,增长了10万倍。

  步伐不稳——风光背后的高负债

  海航集团的疯狂收购一直持续到2017年上半年。2017年6月,国家开始限制国内企业在境外的盲目投资,海航集团成为了银监会重点关注目标。海航集团风光背后的巨大窟窿,也暴露在大众面前。在2017年年底时,海航集团12319亿元的总资产规模看似亮眼,但是其却背负着7365亿元的负债。仅2015到2017三年里,海航集团便增加3668亿元的带息债务,令人惊异。面对这巨大的资金缺口,以及不断增长的资产负债率,海航集团跌落神坛。雪上加霜的是,时任海航集团董事长王健,在2018年于海外意外去世,这给海航的发展又增添了诸多变数。
 
前海航集团董事长王健

  卖卖卖!3000亿资产大甩卖仍未脱困


  2018年,海航资金链断裂,流动性危机开始爆发。在陈峰接手海航后,海航开始了 “卖卖卖”模式。在2018年一年的时间里,海航卖出了3000多亿规模的资产,其中包括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的办公楼、商业和住宅物业以及旗下所有的船舶。2018年12月,海航科技被爆出最后的七艘散货船也已挂牌销售,至此海航旗下再无船舶。但这也并没有使海航集团的资产结构得到改善。2019年,海航系公司屡陷债务危机,多笔债券、私募债、ABS未能如期兑付。最终,在今年2月末,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入驻海航集团,推进集团风险处置工作。

  相关人士分析认为,海航“大戏”或接近终局,地方政府介入后,海航变身国资正进入倒计时。

  资料来源:海运圈聚焦、数码精灵、虎嗅 记者:Evan Liu

来源:吾爱航运网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