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TBD620V12拉缸故障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导读

2018 年7月31日,河柴重工承接某船用发电机组高压油泵传动机构漏油修复工程,在机组恢复性试验中出现曲轴箱压力高报警停机,经拆检发现柴油机(TBD620V12)A2、 B1、B2 缸气缸套断裂,故对该机进行扩大拆检修复。

柴油机于 2018 年9月5日修复完毕,在恢复性磨合试验运行至80%功率时突然出现异响,紧急停机后拆检发现 A2、B5 缸拉缸,其中A2气缸套断裂。

故障柴油机累计运行时间为26751小时。


柴油机故障经过及现场拆检情况

2018年7月31日更换泵传动机构总成后,机组开机试验出现淡水温度(78℃且仍有上升趋势)较其它机组偏高问题,在采取检查海水系统、清洗热交换器,更换节温器等措施后再次开机试验,柴油机淡水温度仍有继续上升趋势,在此期间突然出现曲轴箱压力高报警自动停机,检查发现油底壳油位上涨 6cm,进气管有大量水流出,膨胀水箱内无水。

拆机体观察孔盖板后发现 A2、B1、B2 缸套处向下漏水,进一步检查发现 A2、B1、B2 缸气缸套沿第一道O形圈处断裂,A6 缸轻微拉缸,A3、A4、A5、A6、B4、B6 活塞顶部有轻微烧蚀情况。

此次故障修复、修复后试验情况如下:

将各缸连杆返厂检测未见异常;

于对所有气缸盖进行水压试验,其中 A2、A3、B6 缸喷油器护套漏水;

所有连杆大端孔装瓦后测量尺寸未见异常;

更换 B1、B2、A2、A6 缸气缸套。

更换 A2、A3、A4、A5、A6、B1、B2、B4、B6 缸活塞和活塞销,同时更换 12 副新活塞环。

清洗滑油冷却器芯子、滑油双联滤器、油底壳,清洗全部气缸盖并研磨气门,清洗机体气缸孔内锈渣;

换新滑油并使用滑油预供油泵进行整机串油,更换滑油精滤芯,清洗安全滤芯。

开车起动,空载怠速1000转运行20分钟,额定转速运行30分钟,柴油机各项运行参数正常。加载200kW功率后柴油机B列呼吸器冒白烟,曲轴箱压力高报警停机。

服务人员拆下机体观察窗盖板检查运动部件可见部位无异常,使用内窥镜检查各缸燃烧室未见异常,测量轴向间隙值在正常范围内。

服务人员进一步检查柴油机滑油泵衬套、曲轴止推环、膨胀水箱及气缸套活塞连杆组未见异常。检查滑油滤器壳体内有少量金属屑,A/B 列油气分离器壳体内均有大量水,由此推断曲轴箱呼吸器冒出的白烟主要是水气导致。后再次开机于 200kW 负荷运行约 30 分钟,观察呼吸器冒烟正常,两列水温 73/74℃,油温 86℃,淡水液位正常。停机后更换滑油、滑油滤芯、滑油安全滤芯。 

开机试验,机组空载无异常,加载至 300kW 负荷左右,淡水温度80℃(偏高),油温 89℃,更换淡水泵、节温器无效,强制拉开节温器,机组在300kW负荷左右运行时水温70℃,油温83℃。

对柴油机进行磨合试验,当增加功率至 800kW左右,功率升至850kW左右,水温 74/73℃,油温 85℃。突然柴油机突然出现沉闷异响,曲轴箱压力高报警停机,手动 盘车无法盘动,检查发现滑油液位上升,膨胀水箱已无水。

服务人员再次对柴油机进行全面拆检,拆喷油器检查发现喷油器体锈蚀(见图 1),

图1 喷油器锈蚀

拆机体观察窗检查机体内部,发现两缸严重拉缸(见图 2),

图2  活塞

活塞与气缸套有粘接,局部烧熔情况(见图 3-4)。

图3  燃烧室情况

图4  汽缸盖底部

将其它缸气缸盖全部拆下,发现活塞顶部有白色痕迹(见图 5),

图5  活塞顶部白色的痕迹

与喷油器雾化孔位置一致,手动盘车检查气缸套可见部位未见异常。

拆下活塞连杆组发现连杆瓦上有斑痕麻点镀层脱落现象(见图 6)。

图 6 连杆瓦情况

检查机体气缸孔发现缸体水道内有较多锈渣(见图 7),

图 7 缸机体水道孔内的锈渣

A2 缸气 缸套沿第一道O形圈槽处断裂(见图 8)。

图 8 气缸套O形圈处断裂

2018年9月11日服务保障中心服务人员再次登船,对该机组开展进一步拆检,具体情况如下:

检查两组滑油滤器,壳体内有金属屑,滤前金属屑稍多一些,滤后金属屑微小颗粒不多。 

检查A2故障缸活塞,圆周方向均严重拉伤,活塞体从头部到裙部拉伤产生的铝屑粘接在气缸套内壁(见图 9)。

图9  A2 缸活塞拉伤

使用压缩空气检查活塞进出油孔通畅,使用柴油检查活塞油环槽中的四个油孔通畅无堵塞。气缸套从第一道O形圈槽处断裂(见图10)。

图10 A2 缸气缸套断裂情况

检查B5故障缸,活塞分别四个方向拉缸,拉缸方向均与活塞环环槽的四个油孔基本对应(见图 11)。

图 11 B5 缸活塞拉伤情况

拆下油环及弹簧检查有油渍无生锈,用柴油倒入活塞检查活塞油环槽内四个油孔通畅无堵塞,活塞进出油孔正常无堵塞;活塞销油孔位置磨损较严重,手摸衬套表面较粗糙(见图12)。

图12 B5 缸连杆小端衬套情况

拆下其它10个缸活塞连杆组,检查活塞外观无明显异常,检查活塞环侧隙及开口间隙无异常,检查连杆大端轴瓦不同程度的拉痕(见图 13),

图 13 连杆大端轴瓦不同程度拉伤

检查连杆小端衬套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其中 B1、B2、B6 拉痕较深(见图 14),

图 14 B1、B2、B6 连杆小端衬套

衬套表面触摸粗糙感。B4 衬套中间一道漏铜,A1衬套内中间一道拉痕较深,A3 缸衬套轻微漏铜。

拆下其它10个缸气缸套,检查发现气缸套内均有纵向拉痕(头发丝似得竖纹)其中 A1、A4、B3、B4、B6 气缸 套内纵向拉痕手摸有轻微的刮手感(见图 15)。

图 15 气缸套表面均有纵向竖纹

其它缸套虽有竖纹手摸表面光滑无感觉,正常的网纹存在。对10个气缸套进行测量缸径均在技术极限范围内,满足使用要求。另对 B2、B3、B4 缸气缸套O形圈槽位置着色探伤,未见明显异常(见图16)。

图 16 气缸套O形圈处探伤情况

拆下A1/B1、A2/B2、A5/B5、A6/B6 缸活塞冷却喷嘴盖板,检查盖板内有油水混合物油渍非常黑,且内部有少量微小颗粒。嘴吹喷嘴孔正常通畅,倒入柴油检查喷嘴孔 出油正常(见图17)。

图 17 活塞冷却喷嘴检查情况

分解清洗滑油调压阀,阀体内部有金属屑(见图18)。 

图 18 调压阀检查 

拆下机体挺柱发现挺柱孔内壁有微小颗粒物。 

清洗活塞积碳,发现6个活塞顶部有不同程度痕迹 (见图19)。

图 19 活塞顶部

复查喷油提前角较标准值偏大,复查联轴节未见异常(图20)。

图 20 高压油泵及联轴节


故障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拆检现象,导致柴油机轴瓦划伤、拉缸以及活塞顶部痕迹的原因分析如下:

柴油机轴瓦划伤。

主要是由于滑油滤器失效使颗粒物进入滤器后主油道,进而进入各运动摩擦副,导致轴瓦划伤。

柴油机拉缸。

根据拉缸痕迹与活塞油环槽内的四个出油孔位置一致的现象,推断由于滑油滤器失效使颗粒物进入滤器后主油道,进而通过活塞冷却喷嘴进入活塞润滑油腔,从活塞上油环槽小孔出来时,在油环与气缸套接触表面造成划伤,进而导致拉缸。

柴油机活塞顶部痕迹应为高温腐蚀现象,可能由于柴油机主油道内颗粒物通过活塞冷却喷嘴进入活塞油腔,降低了滑油对活塞的冷却效果,使活塞顶温度未及时导出而升高。也可能为柴油机喷油提前角偏大,喷油器过早喷出燃油未充分燃烧导致,喷油提前角提前,则滞燃期长,在滞燃期内喷入的燃烧室的燃料增多,在着火前形成的可燃混合气也多,这些预混合燃料在急燃期几乎同时燃烧,使压力升高率和最高燃烧压力升高,运动零件受到强烈的冲击负荷,柴油机运转粗暴。 


修复方案

根据现场排查初步判断的故障原因,后续计划对该船3#机组柴油机进行针对性修复,主要措施如下:

对机体气缸孔水腔进行清理。

对连杆、连杆瓦进行检查、测量,不符合技术要求的进行更换。

对气缸套进行检查、测量,不符合技术要求的进行更换。

对活塞组进行检查,不符合技术要求的进行更换。

清洗所有活塞冷却喷嘴,确保喷油嘴通畅。

清洗油底壳。

检查滑油冷却器,检查清洗滑油调压阀。

检查、清洗滑油双联滤器并更换滤芯。

检查、清洗滑油离心滤器。

检查、清洗气缸盖。

检查、雾化喷油器。 

复查喷油提前角。

换新滑油,采用滑油预供油泵对机体润滑油道进行串油,串油后检查并更换滑油滤芯,根据滤器内金属屑过滤的情况,增加串油次数,确保滑油系统清洗干净。

复装柴油机外围管路,恢复后的机组进行试验。

原创作者系: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刘江涛  张  鹏  李治明  陈向阳 

张耀忠  魏仙妹  张青锋 

END

来源:网络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