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31 | 编辑:E航小E | 阅读:1131 | 分享: |
一
渤海湾冬季寒潮的形成及对船舶安全的影响
每年10月到至次年2月,由于寒潮 (强冷空气)过境,给中国渤海、黄海等沿海水域带来剧烈降温、大风、港口水域和海面结冰,严重影响船舶安全生产。
(一)寒潮的发生原因
侵入中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地带、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蒙古等地暴发南下的冷高压,这些地区,大多是分布在北极地带,冬季长期见不到阳光,到处被冰雪覆盖着,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好像躺在一个天然的大冰窖里面一样,越来越冷、越来越干,当这股冷气团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气压增大到远高于南方时,就像贮存在高山上的洪水 ,就向气压较低的南方泛滥、倾泻,这就形成了寒潮。
(二)寒潮给船舶安全带来的影响
受到寒潮侵袭的地方,常常是风向迅速转变,风速增大,气压突然上升,温度急剧下降,同时还可能下雨、下雪,出现霜和冰冻现象。
这些自然灾害在通过中国沿海及港口时,常常给船舶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影响,造成水仓、空气管冻裂;机械设备冻坏;锚泊设备丢失或损坏;船舶主、辅机冷却吸口被冰堵塞;船舶在航道、狭水道漂航,出现险情;人员滑倒、受伤等事故或险情,严重的造成船舶沉没或搁浅。
二
船舶在预防冰冻过程中的难点和对策
船舶在预防冰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1.影响气象的因素瞬息万变
随着气象卫星、气象雷达、大型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在气象预报的投入使用,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有很大提升。
但是天气预报都是某个范围,有时是几十平方海里或某个海区,在实际观测中经常遇到瞬时风力与预报相差较大。
有时影响天气的内外部环境瞬息万变,可能在某个时刻、在某个地点天气有突发现象。
2.冰情预报范围广,冰厚大小幅度较大
以下是国家海洋预报台某日预报:
渤海冰情将较常年偏重。
各海区浮冰范围与冰厚预报见下表:
表1 各海区最大浮冰范围与冰厚预报
从上面的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冰情信息可以看出,现有预报是一个较大的范围,而船舶到达绥中、天津、黄骅、秦皇岛等港口,可能在季风、当地地形、海流、潮汐的影响下,海冰厚度和范围与预报有较大出入,而这些 数据对船舶的航行安全至关重要。
3.船舶设备失效有突发性
船舶设备按照CWBT(船舶维修保养体系)等体系进行维护保养,但是螺旋桨、舵、船底、压载水舱等设备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较多,而这些设备在平时通过常规检查很难发现内部潜伏隐患,可能在极低温度和海冰的影响下,设备出现冻裂、故障,造成船舶失控。
根据冰情简报或天气预报,预计冰厚20cm,船舶可以安全进出黄骅等港口,当船舶航行到航道中间位置时,实际冰厚与预报相差很大,船舶易被冰挤压出航道。
4.航道、港口设施的维护、保养需要逐步完善
航道浮筒在冬季经常受到浮冰的挤压、冲挤 ,造成浮筒丢失、移位,有的沉没在航道。
由于受到天气、自然条件、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港口、海事部门在现有条件下短时间内无法完善、修复这些重要设备,给船舶进出航道带来安全隐患。
5.港口应急设施需要完善
大的港口,应急救援设备、大型拖轮等设备、工具配备比较完善,当船舶在遭遇冰等外部影响时,能够提供及时、必要的协助,避免险情、危险的进一步扩大。
对于发展中的港口,这些设备需要逐步完善 ,造成船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得不到及时救助。
三
预防措施的主要方法
(一)积极船舶开展冬防设备自查
船舶是冬防措施的载体和执行者,船长是船舶冬防安全工作的总负责人,在每年10月1日前,按照船舶冬防设备检查表对船舶冬防设备、属具进行全面系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入“冬防设备检查表”,这些设备和属具包括:
助航设备、通讯导航设备、水密装置、舱室结构、机电设备、防火设备、应急设备、系泊设备等。
对自查中发现的缺陷能自行整改的要立即组织整改,消除缺陷。
对于船舶无法自行整改的缺陷,公司要提供岸基支持,力争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缺陷立即安排修理;
如因故不能立即安排修理的,机务主管应指导和监督船舶采取安全可行的临时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备机务科长,由机务科长报备船管部主管领导。
(二)公司岸上监督
每年11月份,公司组织开展冬季集中安全大检查,检查船舶冬防措施的执行情况,为公司船舶提供冬防期间的保驾护航。
对于检查出的缺陷要求限时整改,跟踪缺 陷关闭落实情况。
(三)船舶日常防范措施
1.劳动保护和设备维护
及时清除露天工作场所和通道的积雪、积冰露天工作场所必须穿着防滑工作鞋;
在易滑倒处所铺设防滑垫、麻袋片或铺洒木屑。
每年冬季来临或将航行于寒冷地区,提前对船员生活区御寒设备进行检查,根据生活区周围温度情况及时使用御寒设备。
开航前根据情况提前对主机保温暖缸,对油柜保温,并保证机舱环境的温度不低于设备要求温度。
主机在正确暖缸情况下才能启动,并根据运转温度情况缓慢加速。
进出港应根据主机机动用车的要求,对燃润油、淡水进行保温或换轻质燃油。
停泊时,应在确保运转中副机冷却水出口温度在说明书规定范围,并对其它主、副机进行循环保温暖缸。
在机舱动力设备全部停用时 (如修船等 ),应将主、副机冷却水及机舱其他管子的残水全部放净。
重油分油机在停用前,应使系统充满柴油 (轻柴油 )或将管路抽空,避免下次使用困难。
对于放至在室外的机动救生艇柴油发动机,冬季应选用适用的轻柴油和机油,放净冷却水系统存水,加强对发动机的维护、保养,保证启动、运转性能。
上层建筑内的应急柴油发电机,冬季应选用适用的轻柴油和机油,在冷却水中加防冻液或开加热器对系统加热保温,加强对其维护、保养 ,保证启动、运转性能。
甲板机械齿轮油冬季应选用 “冬用”齿轮油。
在特别严寒时,应对蒸汽动力的甲板机械进行暖缸、保温、放残水。
对液压动力甲板机械,在使用前应先开启油泵打循环,至少半小时后才能带负荷作业。
值班和主管人员应经常检查设备保暖情况 。
舵机应注意机房保温,门窗常闭,开放暖 气或电热器。
舵机动力油应根据说明书要求改用适合寒 冷地区的油种。
2.严格执行压载水管理
压载航行时,各压载水舱的压载要留有余地,在满足船舶稳性要求的前提下,双层底舱和上边水柜压载,分别压至舱容的90%和85%,以免冻坏压载舱。
冬季严寒天气在港口等泊时间较长 (2天以上)时,为防止压载水的结冰,可采取逐日放掉一部分压载水的做法,使压载舱内不会发生连续结冰现象。
压载舱、风暴舱进行压载水作业前要检查透气管是否开启或冰冻,切忌盲目压水, 造成钢板变形或爆舱。
3.严格落实压载水的排放流程
严格落实执行 《冬季船舶压载安全操作规程》,通过各职人员层层把关,严格执行冬防相关规定,共同履行检查监督工作,切实做好压载舱检查、报告、审批、操作 等相关规定,确保船舶压载过程全无事故。
大副负责填写《压载水变动联系表》交水手长执行。
水手长会同当值驾驶员对各压载舱的空气管、测量管的畅通性进行检查,在确认正常后方可进行注入/排出压载水作业程序,如有必要打开入孔盖进一步确认,并填写《压载水操作前检查表》交给大副。
空班水手负责排放压载水前,对顶边舱舷外放水孔进行检查是否存有冰冻,如有排除冰冻后,检查放水阀是否开关自如进行确认。
船长确认《冬季压载水舱安全操作操作审批表》。
水手长通知机舱开泵注入/排出压载水后,必须到甲板上对所压水舱的空气帽和测量孔确认是否注入/排出 压载水,有空气自舱内溢出或水位高度值减少后,通知机舱正常注入/排出压载水作业 (严禁同时开启几个压载舱阀门同时注入/排出压载水 ,应逐一单舱操作)并填写压载水变动联系表中的《水舱变动记录表》。
每航次装货港:当双层底压载水最后排完后的同时,将各项边舱中的残水及压载管系,逐一打开阀门用泵回抽一遍 (扫管线 ),此吸口和管线极易冰冻。
水手长在排压载水过程中自始至终全程监控,其他时间检查由当班水手或空班水手检查监控。
机工:机舱压载泵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对压载泵实行全程监控,发现压载泵压力有异常工况应及时通知水手长,水手长/大副应检查各压载水舱是否正常,必要时停止操作待排除原因后继续操作。
4.根据气温变化适时调整船舶巡检时间间隔周期
无论航行或锚泊中严格按照船长《夜航命 令簿》中要求、停泊中大副 (值驾 )或船长在 《驾驶员停泊交接班记录簿》或 《水手停泊值班记录簿》中要求开展下列巡检工作。
当气温达-4℃以上时,按规定早、晚各一次,上、下半夜各一次;
当气温达-4℃时,每班四小时巡检一次;
当气温达-8℃时,每班两小时巡检一次;
当气温达-10℃时,每间隔一小时巡检一次。
如发现冰冻及时清除,保持测量孔、通气管路畅通, 如发生轻微冰冻,用钢钎疏通后将热开水溶解的浓盐水灌入,以降低冰冻结冰点,并将每次巡检结果记入航海日志。
四
结束语
海务主管日常通过AIS动态跟踪、气象跟踪及时指导相关船舶做好冬防工作,提醒船长注意冬季船舶进出冰区港口、航道不利影响。
船舶冬防是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措施得力、管理到位会使船舶在恶略的冰情影响下,顺利完成运输生产任务,避免爆仓、压载水无法排除、船体损坏、船舶沉没或搁浅等重大事故。
原创作者系:
神华中海航运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 郭少龙
END
来源:E航网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