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舒大枫】近期的煤价说明了什么?


十二月三日汾渭能源发布公告,即日起暂停发布CCI指数;同一天中国煤炭市场网也发布公告称CCTD环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价即日将延期发布,易煤指数也宣布暂停发布。随后国家发改委召集主要电力企业开会,对电力企业的煤炭采购价作出了限定。因为市场煤价在十二月一日已达到639元/吨(5500大卡)。

此次煤价上涨的原因最主要是因为停止进口澳煤。根据普氏能源的统计,今年1-8月,中国进口澳洲动力煤3860万吨,治金煤3160万吨,合计7020万吨,每月将近1000万吨。也就是说在停止澳煤进口后的这几个月每月中国煤炭市场减少了1000万吨的供应量,而且这个减少的量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所以环渤海各港的煤价必然上涨。

其次,这次停止澳煤进口又适逢用电需求大幅增加的关键期,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中国十一月份进出口增速同比增加21.1%,创9年来的新高。此外,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促进消费政策不断发力,居民消费需求稳步释放,十一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加5%继续走高。由此带来电力需求和供给的增加,十一月份发电量64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其中火电同比增长6.6%,而上个月火电是下降1.5%,在煤炭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的情况下,煤价上涨是必然的。

第三,在用电需求增加的同时,水电正好进入枯水期,虽然十一月份水电发电量同比仍增长11.3%.,这说明今年枯水期的来水情况比去年要好,但水电发电量环比也就是比十月份下降1.5%,水电和火电有一个你少我多的跷跷板关系,因此水电减少,火电就要多发,这是增加煤炭需求的第三个原因。

以上讲的是此次煤价上涨的直接原因,但本文想说明的并不是这些表面的原因,而是想看看在这些表面原因背后的中国煤炭市场的一些结构上的问题。

一、中国目前煤炭的生产能力和生产量并不足以完全保证国内的煤炭需求。

中国目前每年的煤炭生产量在30亿吨左右,也就是说经过这七、八年的去落后产能的工作,中国的煤炭产量已从高峰期的37亿吨左右减少了7亿吨。但中国的煤炭消费一直保持在33亿吨左右,有将近3亿吨的供需缺口,而这个缺口这几年是由进口煤来补充的。所以进口煤已成为中国煤炭市场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煤炭市场的一个利好因素,可以通过调节进口量来平抑国内市场。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进口煤的这个利好作用必须以国内的生产量能绝对保证供应,满足需求的前提下,不然利好因素就会变成破坏因素,此次的煤价上涨就是一个证明,如果不是国家发改委断然采取措施,今天的煤价就难以想象了。

国家能源局的老局长张国宝曾经说过,中国的煤炭产能超过47亿吨,但中国的煤炭产量最高也只有37亿吨,也就是说有超过10亿吨的在建产能。这就说明,这些年来,中国淘汰落后产能已不止10亿吨,这也说明当年的在建产能有相当部分已投入了生产,但一定还有相当的产能没有释放出来。我们应该认识到,目前的问题已不是淘汰落后产能,而是应该尽快释放一批产能,以此来减低进口煤在中国煤炭市场上的权重,保持中国煤炭市场的平稳运作。

二、中国目前煤炭市场消费的区域格局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煤炭的生产地已经成为煤炭的重要消费地,过去那种煤炭只有一种流向,就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已一去不复返了。

榆林市政府的煤炭关是不仅要收麦子,还要将麦子做成面包,也就是要将煤炭的产业链延长,进行煤炭的深加工,实现煤炭的就地转化。2019年,榆林市的煤炭转化率达到23.1%,转化煤炭1.07亿吨,未来目标是50%。

根据鄂尔多斯市自己公布的数据,鄂尔多斯市今年1-10月份的煤炭转化率为21.8%,达11034.8万吨。

这就是今年以来坑口价格一直不断上涨的原因,煤矿不愁卖,根本无需外运,地销都难以满足,每天拉煤的车都排长队,有的车甚至要等两三天才能拉上煤,这已经是近两三年来榆林地区和鄂尔多斯地区的常态。当地消耗多了,对外供应的量就必然减少。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增加产能。

三,目前无论是煤产地的地方政府还是煤炭生产企业的煤炭观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都认识到了控制煤炭产量的意义,不仅可以使自己手中的资源能更长久的发挥效益,而且可以提高煤价。这种观念的转变在平时还看不出对煤炭市场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似乎还是一种非常正确的认识,可是到了关键时刻,特别是到了当前这种时刻就显现出它的巨大的副作用,导致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需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但千种方法万种方法,适当增加产能,并且增加的产能要掌握在国家手中是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应扩大长协煤的供应范围,应将更多的煤炭生产企业包括进长协煤的保供体系中来,提供长协煤应被视为每一个煤炭生产企业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时近年终岁末,写这篇短文也可看作是对今年中国煤炭市场一个小小的总结,今年的中国煤炭市场实际也是围绕着以上所讲的几个问题在转动和波动。祝愿中国的煤炭市场能够为明年中国经济的大发展,为中国的“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做出自己应有贡献。

来源:秦皇岛煤炭网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