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3 | 编辑:小E | 阅读:2361 | 分享: |
通过码头试车, 我们对暴露出的故障症状进行了分析研究, 运用置换比较、逐项排除等方法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
故障现象
主机备车后, 进行启车, 转速只开到 460 r/ m in (额定转速1000 r/m in) , 滑油压力指示在0. 42 MPa, 不带任何负荷, 该机1min之内即出现滑油压力下跌趋势, 15min内下跌0.06 MPa, 调整机带滑油泵调压阀毫无效果。
当使用备用泵启车时 , 滑油压力指示在0. 45 MPa, 仍然出现滑油压力下跌趋势, 但下跌量不如机带泵大, 为 0.03 MPa左右。
相比较而言, 另一台主机滑油压力则相对稳定, 随着滑油温度的升高, 压力的变化量不超过0.01 MPa。
二
故障分析及排除过程
我们了解该船中修出厂后不久 , 船厂对该主机的主轴瓦、连杆瓦、凸轮轴轴瓦进行了换新 , 从船方操纵记录来看 , 左主机在此以前 , 滑油压力诸参数一直处于正常范围, 但由于机带滑油泵、备用泵都表现出同一种故障症状, 不排除主机内部出现较大的内泄, 即某个轴瓦出现间隙过大的特殊情况。
例如 , 凸轮轴第9道轴承就是最易发生故障的部位 , 我们已在数条同型号船上而且都是在左主机上发现其凸轮轴第9道轴承极易磨损, 引发主机滑油压力降低, 其程度不一。
分析其原因, 推测为结构、安装或轴瓦质量等造成轴瓦短暂缺油所致。
就该型机而言, 所引起滑油压力低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形。
(1) 油底壳滑油油位过低, 或滑油变质。
(2) 滑油泵故障, 调压阀失灵。
(3) 主机润滑系统故障, 压力保持阀及溢流 阀故障。
(4) 主轴瓦、连杆瓦、凸轮轴轴瓦间隙过大 , 或局部故障。
(5) 机头各齿轮润滑油管断裂或脱落、移位。
(6) 辅助系统原因, 如吸入管进气, 滑油压 力管系外泄等;
相应阀组故障, 如各阀关闭不严、漏泄或开启不到位等。
本着由简至繁, 从易到难的原则, 我们分别对可能引发该主机滑油压力低故障的因素进行了检查 ,
第一步, 检查主机油底壳油位及油质情况, 发现油位正常, 滑油无进水、进燃油等情况。
第二步, 检查所有管系有无外漏情况, 码头检试中, 发现滑油压力表无摆动情况, 检查滑油过滤器旋塞无空气逸出, 压力管系阀门、管接头无滑油泄漏。
第三步, 由于机带滑油泵和备用泵都出现同样的故障现象, 其中二者又略有不同。
我们决定采用将左右主机机带滑油泵进行置换的方法, 来缩小检查范围即确定机带滑油泵是否正常。
经分别试车 , 右主机运转正常, 而左主机仍表现出同样的故障症状, 由此可见, 该故障与滑油泵没有关系。
第四步, 在空车运转中, 由于观察到增压器滑油压力表指示为 0.15 MPa, 处于正常状态。
于是我们将机油总管溢流阀关死。
为了防止其泄漏造成虚假情况, 特将其用垫片封死, 但试车结果表明故障仍旧出现, 表 明滑油压力低故障跟主机滑油系统中的压力保持阀、溢流阀无关。
第五步, 检查了滑油系统外部管系阀门的工作情况, 所有的操作均由船方完成, 压力管路不存在漏泄情况, 输入管不存在进气情况 , 阀门全部开启到位。
为了排除机器内部有可能发生滑油支管的内泄情况, 我们打开了左主机前端盖板, 结果发现润滑齿轮的滑油支管无脱落、断裂、 移位等情况 , 我们又打开了该主机第8号缸头, 检查了凸轮轴承最后一道轴承运转情况 , 从外观上看 没有发现异常。
第六步, 考虑到该车是在高速运行中发现该故障的, 我们又结合了近几年该型号主机的维修情况, 决定对曲轴进行拐挡差测量, 与中修出厂纪录进行比较来检查轴承是否有不正常磨损情况, 结果测量数据与出厂原始纪录数据没有什么差别。
基于上述种种情况, 是否坚持检查凸轮轴轴承是一个难点, 以前的维修经验表明该凸轮轴瓦特别是第 9道轴瓦经常出现不正常的磨损而导致间隙过大;
另外, 这个推测可以解释柴油机内部滑油的内泄情况。
但是, 拆检凸轮轴轴瓦耗费时间长, 牵连工程较大, 又无现成备件, 严重影响部队的集中训练, 于是我们在试车中又检查了主座瓦、连杆瓦有无过热现象, 结果发现工作无异常。
考虑到正值部队执行任务, 关系重大。
经研究分析, 我们决定再做一次尝试, 重新将外围系统再详细检查一遍, 结果发现有一个阀安装方向与滑油实际工作路径方向不相符。
对此大多数人不以为然 , 认为这个阀为截止止回阀, 都曾纳入检查故障范围, 而且这个截止止回阀属于常开型, 平时阀杆提起即可 (已检查过) , 如果此阀装错, 因滑油无法进入主机,柴油机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就连厂内试车都无法通过, 所以不应怀疑此阀, 但在这种情形下, 我们抱着宁全勿漏的原则将其打开检查, 结果发现阀头卡死, 而且卡在一个开启的位置上 (擦痕十分醒目) , 这样操纵阀杆对其不起任何作用。
滑油从阀出口逆行进入时, 阀头因卡死而失去关闭功能。
至此, 参照该型柴油主机滑油系统简图, 其故障原因可以得到较好的解释。
当机油泵工作时, 滑油从油底壳抽出, 经过该截止止回阀, 旁通或经过滑油冷却器至滑油过滤器, 最后到主机滑油主油道进口。
此阀装反以后, 由于阀头被卡住而没有处在封死滑油通道的位置上, 这个油路仍然是畅通的 (如果此阀工作正常那么这个通路就被阀头堵死, 主机无法工作) , 实际上由于工人的安装错误, 滑油仍可以通过。
但厂内试航与在航时表现的症状为何大相径庭呢, 关键在于阀头的开启度上。
厂内试航期间阀头处于相对位置较高, 开启度大, 滑油没有受到节流影响或影响很小, 主机滑油压力就表现为正常,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舰艇出海次数增多, 考虑管系振动、油流冲击等原因, 阀盘又向下移动一定位置 (同重力方向一致) , 结果阀头卡的更死, 节流作用就更加明显了, 因此机带泵工作时滑油受到了节流降压作用, 主机启动后由于温度低, 压力表显示看似正常, 但当温度上升一定温度时, 油量表现为相对不足, 压力表压力开始下降, 使表压力一直跌到能与滑油相应油量、相应温度相对应的压力值上来。
从这个思路出发, 备用泵的故障现象也可以得到圆满解释。
备用泵启动后, 由人工控制油路阀门开度来调节滑油压力, 由于截止止回阀不能执行正常的封闭作用, 从备用泵输送来的滑油到此就分为两个支路, 一路按正常路径进入主机 , 另一路经截止止回阀和机带滑油泵进入油底壳, 由于该系统管路较细, 泵功率大, 设计上可以同时供给两台主机使用, 因此通过人工控制可以调整出较高的压力范围, 主机启动后, 机带滑油泵功用逐渐发挥, 这部分滑油由于前方有高压滑油阻挡而憋在滑油管内 , 随着压力升高, 机带滑油泵调压阀开启 (开启压力值低于滑油压力) , 滑油旁通, 另外, 在滑油上升一定温度时, 机带滑油泵在高压作用下的内部渗漏也逐渐增强, 滑油压力也损失一部分。
因此, 备用泵启动后外观也表现出滑油压力下跌, 但下跌量较小, 与主机机带滑油泵调压阀调整情况有关。
另外 ,滑油预供泵压力较低 ( 0.12 MPa ) ,因而不受其系统影响 , 无上述故障现象。
三
修理方案及结果
由于截止止回阀阀头损伤、内部擦伤严重 , 止回阀密封性能严重下降, 决定将阀整体换新。
开车后重新调整机带泵调压阀, 调整到规定压力值后继续开车20 min, 滑油压力一直处于稳定状态。
四
结论
通过本次故障排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查故障应结合柴油机原理进行, 但不应 受过去的维修经验所局限, 应采取借鉴的态度。
(2) 查求故障应由简至繁, 从易至难, 这个 原则不能改变。
(3) 细节之处定成败, 这个阀的作梗实在令 人刻骨铭心。
(4) 全面、全员落实质量体系的确十分重要 , 质量体系的建立不是替代一切的灵丹妙药 , 产品质量并不因其过程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后就高枕无忧而一劳永逸了。
原创作者:
92538部队装备部
洪 哲 , 杜善刚 , 王承禹
END
来源:E航网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