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舟山高质量打造东北亚保税燃料油加注中心


 保税船用燃料油是浙江自贸区建设油品全产业链的突破口。前三季度,舟山市实现外轮供应货值17.1亿美元,其中物料供应货值完成5亿美元,油料供应货值完成12.1亿美元。每出口1吨保税船用燃料油可带动153美元的物料出口。

  “今年前9个月,舟山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总量达到325.94万吨,同比增长17.71%。”日前,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局长蒋海平在2020国际油气贸易与海事服务高峰论坛上表示,“2019年供油量突破410万吨,供应量年均增长57%,供应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成为全球增速最快、潜力最大、效率领先的区域,国际市场份额和竞争力迅速提升。”




  2017年4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在舟山设立浙江自贸区,提出建设东北亚保税燃料油加注中心。3年来,特别是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舟山市根据浙江自贸区建设方案和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等部门部署要求,坚持以推进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为建设重点,先行先试,持续推进制度创新,打造“舟山船型”“舟山样板”,高质量推进东北亚保税燃料油加注中心建设,为浙江自贸区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活跃动能。

  服务高效 跨港区关区 油随船动“一船多供”

  每年进出或途经舟山及附近海域的国际航行船舶超过10万艘次,在舟山停留的国际航行船舶超过2万艘次。以前,这些国际船舶大多不在舟山加油而要去新加坡加油。其中一个因素是国际船舶加油,只能到内港开放码头加注,但进入内港国际船舶数量较少,多数船舶在锚地锚泊。

  为此,舟山市港航、口岸部门先行先试,凝聚合力,完善监管和作业流程,开展外锚地供油试验,保税燃料油供应从内港码头定点式转为外锚地流动式,加注量显著提升,打开了舟山燃油加注的新局面。今年前三季度,舟山锚地供油量快速增长成为一大亮点。条帚门、虾峙门、马峙及秀山东四大锚地,共有1790艘次国际航行船舶进行加油,加油量达到139.1万吨,同比增长57.8%,占供油总量的43%。




  不仅突破港内码头和锚地限制,舟山还积极联合相关部门根据海运特点和船舶新需求,聚焦跨关区、跨港区供油,开展制度模式创新,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2017年12月,《关于开展宁波舟山港船舶供受油、清舱作业监管一体化试点的通知》下发,明确供受作业企业在宁波或舟山海事部门进行备案后即可在宁波舟山港范围内开展供油作业。舟山市供油企业开始在宁波开展跨关区港区供油业务。

  今年10月4日,在两地港航、综保区以及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部门携手合作下,地中海航运大型集装箱船舶“圣罗凡妮莎”轮在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接受了来自浙江自贸区的1000吨低硫保税船用燃料油的跨港区补给,这是首单浙沪跨港区国际航行船舶供油试点业务。下一步,舟山将在浙沪政府的统筹下,推进两地跨港区供油业务常态化开展,在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一体化基础上延伸拓展至海事服务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海事保障能力和长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




  和跨关区一样得到行业赞赏的还有“一船多供”“一船多能”。以前,每一单都要向口岸部门申报。现在,加油船装满油料后,一次申报获批后,即可持续进行多单加油业务,这叫“一船多供”。船舶除加油外,还可提供生活物资等海事服务,这叫“一船多能”。此外,“一库多供”、夜间靠泊作业、制定供油业务操作规范等创新举措不断推出,舟山保税船用燃料油业务蓬勃发展。

  制度创新 释放政策红利 激发供油市场活力

  2017年6月8日,舟山浙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华信国际(舟山)石油有限公司4等企业获颁舟山审批的保税船用燃料油经营资质证书。之前,我国该类资质企业仅有5家。截至2020年10月,我国已有这类企业13家,新增的8家均由浙江自贸区挂牌后核发、舟山市政府审批。审批权直接下放到舟山,优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浙江自贸区油品市场活了起来。

  不同税号下保税船用燃料油混兑政策突破,也在舟山破冰。

  燃料油混兑调和,是指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及产品标准,将不同组份原料油按照测算比例搅拌成“鸡尾油”,然后再加到船上。以前,由于受多方面政策因素制约,一直无法实现油品保税调和。我国船供油企业只能从新加坡等地外购经过调和的保税燃料油成品,导致我国保税燃料油成本长期高于新加坡。2018年8月27日,4.5万吨新品种保税燃油在舟山岙山岛中化兴中(舟山)公司5号泊位混兑调和成功。




  从供油起始端到终点端,政策突破带来了供油效率的提升和企业成本的降低,进一步提升了市场活力。

  今年,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了对国际航行船舶加注燃料油实行出口退税政策。政策推出后,浙江自贸试验区2月23日完成国内第二单、舟山口岸首单4500吨燃料油出口退税业务。截至9月底,舟山口岸完成73.7万吨低硫燃料油出口报关业务,进一步降低了保税油供应价格。

  海事、港航部门在办理时限上也有了明显突破。海事部门对所有国际航行船舶加注保税燃油均实行“单一窗口”线上申报,允许代理进、出口岸手续同时申报;取消危货提前24小时申报的限制。港航对舟山普陀马峙锚地国际航行船舶引航费用实施减免,降低船舶进港费用。

  此外,舟山积极减轻企业“退单”负担。过去,订单取消后,供油船按照规定必须返回保税油库。现在,供油船可以将保税油储存于船舱内,等待下次供油,可大大节省停靠码头拖轮费和航行油耗。




  优化“供油船舶白名单制度”,白名单供油船增加到62艘;出台国际航行船舶船用燃料油供应管理办法;首创船用燃料油经营管理办法和操作规范,填补我国行业制度空白;制定出台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经营企业考核暂行办法,规范经营管理;推动中海油、浙石化等本土企业开展低硫油生产……政策红利加快释放,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吸引了更多的船舶前来舟山港口加油,提升了燃油加注企业的积极性。保税油供应24小时随叫随到,供量不断增加,服务不断优化,油品市场相得益彰的活力不断凸显。

  特色鲜明 “舟山价格舟山船型”形成辐射效应


  数据显示,今年8月,舟山加油报价与新加坡持平甚至有间断性走低,比韩国供油报价也连续低于15—20美元/吨。10月12日,据能源信息提供商普氏市场报告的低硫燃料油价格,新加坡为340美元/吨,舟山油价为338美元/吨。

  “舟山的船用燃油价格不断接近新加坡,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往返东北亚航线的国际船舶在舟山港区进行油料补给。”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副局长丁涛表示。

  目前,舟山加大供油配套设施建设,共投用供油锚位21个,远期规划74个,能满足2000万吨年供油能力;加快引进供油企业总部,已集聚燃料油供应企业13家,其中,中石化、中石油等4家企业总部落地舟山,行业总部经济地位进一步巩固。能源价格评估机构阿格斯推出了舟山保税船用燃料油价格指数,普氏向全球发布了舟山低硫船用燃料油交割估价,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舟山价格”。

  为适应日益增长的燃油加注量,舟山积极推进浙江自贸区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专用船队建设。8月21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船用燃料供油“舟山船型”首制船——“润吉1号”轮装载着4000吨低硫油,从浙江舟山半升洞油库码头出发前往虾峙门北锚地,为18万吨级巴拿马籍“KMOSAKA”轮进行保税燃料油供应,标志着该船正式投运。




  “润吉1号”轮总长96米,型宽16米,型深7米,5000载重吨级,单航次最多可以供应船用燃料油4600吨以上,是国内第一艘适用舟山海况条件、港口环境的船用燃料油专用供应船。该船对照《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船用保税燃油供应“舟山船型”技术实施指南(试行)》的相关技术要求,并针对舟山保税区锚地涌浪较大等实际情况,在船型设计上做了很多针对性改进;安装了最新型的进口数字式质量流量计,用内漂式设计代替原先的外漂式设计,设置了防撞碰垫,将原先的重力式救生艇改成艉抛式救生艇,在航行操纵、供油安全、计量准确等方面性能显著提升。

  据蒋海平介绍,“润吉1号”将为舟山推进燃料油供油船队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根据国内首个供油船“舟山船型”技术规范,9000吨级供油船也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投用。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增加宁波片区、杭州片区、金义片区3个片区。我们将稳步推进燃料油供油船队建设,不断扩大供油专用锚地,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关区服务一体化,增强宁波舟山港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提升燃料油供油服务水平。”丁涛表示。

  来源:中国交通报

来源:吾爱航运网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