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三副备舱时被烧碱灼伤,哪些操作存在问题?


 一艘化学品运输船的三副在准备货舱装载烧碱时被溅出的烧碱灼伤。不列颠尼亚保赔协会(Britannia Club)在其BSafe船舶事故案例研究中分析了此次事故成因和从中得出的经验教训。
   事故经过
  一艘12162总吨的化学品船停泊在某河流下游的锚地,处于压载状态。船员们正准备为船上12个货舱中的10个装载50%氢氧化钠溶液(烧碱)货物,此前已在其中6个货舱中装载了RBD棕榈硬脂精,包括1号货舱,其他货舱中装有粗棕榈油、椰子油和生物柴油。这艘船只运营了4个月,在此期间船上一直未有船员变动。
  在事故发生前几天,船员们为了清理之前的货物残留、给新货物备舱进行了各种尝试。然而,代表烧碱供应化学公司的货舱检查员每次都因存在货物残留否定了备舱结果。7月24日晚上进行了第一次货舱预检。然而,直到7月29日上午顺利完成了货舱检查之后,烧碱货物样本才能装载并在货舱之间传递。完成传递后,一份货物样本被取走用以检查其污染程度和含水量。检查显示样品被污染了,检查员再次否定了备舱工作。
  7月30日早晨,这艘船重新回到锚地,8月1日,船员准备再次清洁货舱。要完成这项任务需要两名船员进入1号货舱,并使用移动泵去除用作货物样品的烧碱残留物。他们准备了最大工作压力为8bar时泵容量为520l/min的聚丙烯气动泵。同时,由三副和普通水手(O/S) 组成的洗舱小队穿戴了包括棉质工作服、橡胶外套、安全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安全帽在内的个人防护设备(PPE),准备进入货舱 。
  当地时间14:30左右,洗舱小队在左舷进入1号货舱。水手长位于货舱入口的舱口围板上,船长位于靠近货舱入口的船舶前部。
  当烧碱从罐内泵出时,固定压力软管到泵上的软管夹分开了,烧碱被释放到货舱中。三副身上因此溅上了烧碱,少量进入了眼睛。普通水手被三副的尖叫声惊醒,随即使用便携式收音机求助。三副被安全地从货舱送到甲板上,船长和水手长将他带到起居舱,在那里用水冲洗眼睛进行急救,同时请求岸上援助。
  当地救援协调中心接到警报后,受伤的三副被救生艇带到附近的城镇,然后乘坐直升机送往医院。他因化学烧伤在医院接受治疗,十天后出院。
  经验教训
  根据事故调查报告里的信息,不列颠尼亚保赔协会总结了如下经验教训:
  事件发生时三副所穿戴的个人防护设备不符合处理烧碱的适用标准。
  事故发生后没有基于彻底风险评估的货舱清洁计划,经调查发现,船上并未准备这些文件。
  尽管洗舱小队进入货舱时船长和水手长都在场,但二者都没有针对三副和普通水手所穿戴的个人防护设备不适当的问题采取任何措施。
  调查的结论是,船上的安全管理实施不符合国际标准,因为没有遵循既定的安全工作机制。
  船员在为货物备舱和安全装卸货物方面都缺乏培训且能力不足。
  尚不确定软管夹分离是否由于材料疲劳导致。尽管如此,所有设备在使用前都应给与检查,确保其适用性。
  来源:中国船检

来源:吾爱航运网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