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一起耐人寻味的船舶主机系统滑油污染事件





  一天凌晨,二管轮接班后进行机舱巡回检查时发现主机燃油供油单元安全阀泄漏。当时正处于正常航行状态,所以船舶主机和副机使用的是重油。由于漏油量较大且油温太高,二管轮本人无法单独处理,遂立即电话通知大管轮及老轨下机舱,并准备将副机更换成轻油状态,以便进一步检修主机供油单元的泄漏问题。

  然而在副机轻重油切换过程中,由于未严格按照轻重油转换程序操作,换油速度过快导致轻油进机温度过高,局部进机轻油的气化造成了副机燃油低压停车,全船失电并主机停车。

  二十分钟后,在轮机部全体船员的努力下,副机恢复并网运行,在主机海水泵、主机滑油泵、主机辅助风机、锅炉点火运行等辅助设备依次恢复运行后半个多小时左右,主机恢复运行、船舶复航。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除了换油程序执行不当引起的全船跳电之外,机舱监测电脑失电重启也导致了大量故障警报需要恢复,这也为后续埋下隐患。

  连锁反应

  由于前期机舱警报的批量消音消闪,导致机舱污水井高位警报被忽略。直至主机定速航行后,机工长到舱底检查才发现舱底有大量的舱底水。进一步检查发现这大量的舱底水来自于主机海水泵出口管弯头处爆裂,并且由于忽略了机舱污水井高位警报,造成舱底水水位快速上涨并漫过了前后污水井。

  虽然后续及时止漏成功,并立即安排三管轮将舱底水抽到污水柜,同时安排测量主机滑油循环柜液位,发现液位有所增加,但由于船舶摇晃比较厉害,船员并未对此引起足够重视,仅仅当作船舶摇摆而致的现象。所以,整个事件至此并未结束。

  船舶跳电发生后的当日上午,机舱值班人员再次发现主机滑油自清滤器运作频繁,平均每分钟要清洗一次,于是切换到旁通滤器,人工清洗主机滑油自清滤器,打开滤器后发现滑油已乳化变质。由于当时风浪较大,且主机滑油压力下降一直维持在3.4公斤左右。鉴于主机工况仍然在主机说明书规定的参数范围内运行,在汇报管理公司后,船员一路保持密切观察,历经24小时的后续航行,船舶安全抵达卸货港锚地。

  船舶抛锚后,轮机长组织人员,将主机所有曲拐箱道门打开,发现滑油乳化严重,测量液位,与离开装港时相比,曲拐箱内的系统滑油混入大概有3吨左右的海水。在管理公司指导下,船舶将循环柜里的主机滑油全部驳到空置的主机系统油柜里,进行加温及静置分离,并安排值班机工每小时进行放残。大概经过48小时后,再次取样观察,发现由于混合数量太大,运行时间太久,乳化的滑油水分析出效果不明显,再继续使用的价值已经不复存在。于是一方面查找漏水原因,另一方面组织人员清洁主机循环柜及油底壳,将所有污染乳化的滑油全部收集到油柜,清洁完成后,再重新添加了12立方的新的系统油。

  故障排查

  结合船舶滑油系统图,对于可能的泄漏不外乎滑油冷却器泄漏、缸套开裂漏水、主机喷油嘴冷却衬套泄漏、机舱舱底水沿着曲轴漏入曲拐箱、循环柜外侧干隔舱水量过大进入循环柜等。经过船舶比较分析,如果缸套开裂漏水以及主机喷油嘴漏水,会造成淡水压力表波动,膨胀水箱水位下降明显,但从现场观察的情况来看,故障发生期间,淡水压力表一直稳定,而且主机膨胀水箱水位未见明显下降。同时,船舶采用的是中央冷却系统,如果滑油冷却器泄漏,也会造成水位下降且压力波动,但在实际观察中也没有发生类似状况。现在的焦点就集中在循环柜外侧的干隔舱,船方打开干隔舱道门,发现内部干燥未见大量水迹。

  在排除了上述可能而致的原因之后,进一步钻入位于机舱底部的主机底座实施仔细检查,最终发现在主机NO2缸、NO5缸底座连接处,油底壳到循环柜的滑油连接管垫片脱落,造成舱底水从此处快速进入主机滑油循环柜。

  为进一步检查确认,打开主机曲拐箱,进入NO2、NO5缸油底壳发现了两处滤网,经拆检后发现,两处滑油管连接垫片全部腐蚀老化,失去了使用功能。每个连接管各有三层耐油橡胶床垫,经船员更换后,对油底壳进行了彻底的清洁,并启动主机滑油泵检查,未见异常。

  后续船岸根据事故开展分析调查,并对船舶主机说明书进行查找,确实未能找到关于此滑油垫片保养要求,经与柴油主机厂家工程师进行了解,他们建议船舶每五年检查更换一次该耐油橡胶床垫。

  同时,我们对船舶前后污水井报警进行了反复测试,结果发现都是正常的。造成当时海水进入滑油系统的原因就是当初刚刚启动副机及主机各设备的时候,机舱报警频繁,船员疏于仔细确认就将报警消除,造成此事故的发生。

  预防措施建议

  从此次事故发生的情况来看,虽然原因不复杂,但造成事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主机基座橡胶垫片老化损坏的情况不多见,特别是主机说明书里都没有涉及到该方面的保养要求,因此这个故障对相关机型的管理有极强的教育警示作用;二是通过这个事故,也充分暴露了船员在制度执行、规范操作和业务培训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回过头来想想,我们只要在转重油转换环节、消除报警之前的确认等环节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这个事故就有很大可能被避免。

  此外,通过这起事故,提醒我们岸基船舶管理人员,仅仅在办公室里是无法准确把握到船舶及设备的保养现状的,必须加强船舶访船检查交流,强化公司管理要求,让船员的操作管理符合公司要求。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特提出如下建议:

  1、将主机曲拐箱滑油连接管垫片保养周期,补充到船舶年度维护保养计划里,每五年更换一次。

  2、严格要求船舶做好机舱前后污水井高位报警测试,确保航行期间前后污水井水位不要超出污水井,一但水位增加,要及时驳到污水柜以防止机舱污水漫灌的现象发生。

  3、加强船员值班制度培训,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对于每个报警都要认真确认,反复核实,避免重要报警由于疏忽而酿成事故。

  4、注重船舶规范化操作,切实做到忙而不乱。如果能够严格按照轻重油转换程序来执行换油操作,或许事故也可以避免发生。

  来源: 中国船检 季长福

来源:吾爱航运网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